分析银轮股份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的市场前景,包括行业增长潜力、技术趋势、竞争格局及公司核心优势。探讨其全球化布局与投资价值。
汽车热管理行业正处于高速增长周期,核心驱动力来自新能源汽车(NEV)的普及及其热管理系统复杂度与价值量的显著提升。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根据天风证券测算,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达1460亿元(其中国内市场占767亿元),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100亿元,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20%。这一增长主要源于新能源汽车对热管理系统的更高需求:传统燃油车热管理以发动机冷却为主,而新能源车需同时管理电池(温度影响续航与安全性)、电机电控(散热需求)、座舱(热泵空调)等多维度热平衡,系统复杂度大幅提升,单车价值量较燃油车近乎翻倍。
技术趋势:
行业技术向“集成化”与“智能化”演进。集成化通过整合部件(如将电池冷却板与空调系统集成)减少空间占用、降低成本并提升可靠性;智能化则通过传感器与算法实时调整热管理策略(如低温环境下优先加热电池),优化能源利用效率与用户体验。
全球汽车热管理市场长期由日本电装、韩国翰昂、德国马勒、法国法雷奥等国际巨头主导,国内企业多以零部件供应商身份参与竞争(如三花智控、飞龙股份)。银轮股份作为国内热管理领域龙头,凭借四十余年技术积累与战略布局,已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核心优势与客户资源:
银轮股份自2010年起布局新能源热管理业务,目前已构建“1+3+N”产品体系(1大基础平台+3大核心系统+N类扩展产品),覆盖电池冷却、电机电控散热、座舱空调等全场景。其客户涵盖北美新能源标杆车企(如特斯拉)、国内头部自主车企(广汽、长安、长城)及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吉利),客户结构优质且多元化。
战略布局的前瞻性:
公司早期从商用车及工程机械热管理领域积累技术经验,再逐步切入新能源乘用车赛道,并进一步拓展至数字能源(如储能热管理)等新兴领域,形成“传统业务稳基、新能源业务增长、新领域业务孵化”的多轮驱动模式,为长期成长提供支撑。
新订单与全球化进展:
2024年2月,银轮股份公告获得欧洲某汽车制造商全球电动车平台冷凝器项目定点,生命周期内预计销售额约4.24亿元。该订单不仅验证了公司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更标志其全球化进程加速,为后续欧洲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机构观点与盈利预期:
民生证券2025年2月发布研报,维持银轮股份“推荐”评级,核心逻辑包括:
同时,研报提示风险:新项目扩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影响盈利增速。
市场前景总结:
银轮股份汽车热管理业务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热管理系统价值量增长及技术升级趋势,行业层面具备明确的千亿级市场增量;公司层面凭借技术积累、优质客户资源及前瞻性战略布局,已确立国内龙头地位,并通过海外订单突破加速全球化进程,未来3-5年有望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速。
投资启示:
(注:因金融数据分析师暂未获取银轮股份近3年详细财务数据,本报告对公司财务健康度及业务收入占比的量化分析需待数据补充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