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调味品企业第二增长曲线打造路径分析

分析传统调味品企业如何通过产品创新、渠道变革和商业模式升级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涵盖海天味业、千禾味业、仲景食品等企业实践与财务数据支撑。

发布时间:2025年7月1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传统调味品企业第二增长曲线打造路径分析报告


一、行业背景与核心挑战

传统调味品行业(如酱油、醋、料酒等基础品类)经过多年发展,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2024年行业整体增速降至5%以下,头部企业(如海天味业)核心品类(酱油、蚝油)收入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2023年海天酱油收入同比-8.83%),传统业务增长天花板显现。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产品创新、渠道变革、模式升级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成为行业核心命题。


二、第二增长曲线的三大核心路径与企业实践

路径一:产品创新与升级——从基础调味到复合化、健康化、场景化

传统调味品的“基础功能”已被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向“便捷性、健康性、场景适配性”迁移。企业需通过产品矩阵拓展,覆盖复合调味料、预制菜调料、零添加/减盐等健康化产品,以及针对特定场景(如家庭快手菜、火锅、小龙虾)的定制化产品。

典型企业实践与成效:

  • 海天味业:推出“零添加酱油”“海天下饭酱”等健康化、复合化产品,2024年健康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3.6%,成为增速最快的子品类。其“蚝油挤挤瓶”等包装创新解决了传统调味品使用不便的痛点,推动蚝油品类在2024年恢复8.56%的增长(2023年为-3.74%)。
  • 千禾味业:以“零添加”为差异化定位,核心产品(零添加酱油、零添加醋)2022-2023年保持30%以上增速(2023年酱油收入+34.85%),但2024年因行业竞争加剧(如海天、中炬高新等跟进零添加赛道),酱油收入同比-3.75%,需进一步强化产品壁垒(如更高标准的“无添加”或功能化升级)。
  • 仲景食品:以“香菇酱”为大单品,覆盖佐餐、拌面、下饭等场景,2023年“调味食品”收入同比+18.96%,2024年继续+12.12%,成为公司增长主力。其“区域限定装”(如与盒马合作的定制产品)通过精准场景定位提升用户粘性。

量化验证(财务数据支撑):
仲景食品“调味食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7.74%提升至2024年的14.24%(注:占比下降因整体收入扩张,绝对值仍保持增长),且毛利率稳定在41%以上(2024年41.73%),高于行业平均(海天37%、千禾37.19%),验证了高附加值新品的盈利能力。


路径二:渠道拓展与变革——从C端零售到B端餐饮、线上化与全球化

传统调味品企业过度依赖线下经销商(如海天线下渠道收入占比超90%),但餐饮连锁化、预制菜崛起(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1.2万亿元)及电商渗透率提升(2024年调味品线上销售占比达15%),推动渠道结构向B端餐饮、线上及海外市场倾斜。

典型企业实践与成效:

  • 海天味业:2024年B端业务调整策略,针对中小餐饮推出“性价比定制装”,配合其全球布局(东南亚生产基地),海外收入占比计划3年内提升至15%。2024年各区域收入恢复正增长(如南部地区+12.88%),显示渠道调整初见成效。
  • 千禾味业:2022年线上收入占比25.87%(行业领先),但2024年因直播电商竞争加剧,线上策略转向“头部KA+区域特色商超”,线下收入占比提升至19.79%(2024年),但需解决下沉市场覆盖不足问题(西部收入2024年同比-8.89%)。
  • 仲景食品:线上搭建“自营店铺+达人合作”矩阵(31个自营店+4万达人),2024年线上销售未单独披露但增速显著;线下与永辉、盒马合作区域限定装,并成立餐饮专项事业部开拓团餐市场,华中地区收入2023年同比+30.06%(团餐集中区域),验证B端拓展潜力。

量化验证(财务数据支撑):
海天“其他主营业务”(含B端定制、海外业务)2023-2024年保持19.35%、16.75%的高增长,成为其2024年整体营收+9.53%的核心驱动力;仲景“华中地区”收入2023年增速30.06%(高于其他区域),与团餐市场扩张高度相关。


路径三:商业模式探索——从卖产品到“产品+服务+生态”

传统调味品企业的商业模式以“产品销售”为主,但头部企业已开始探索“科技赋能生产”“跨界生态”“产业链延伸”等新方向,通过提供解决方案提升用户粘性与盈利空间。

典型企业实践与成效:

  • 海天味业
    • 科技赋能:推出“AI豆脸技术”筛选原料,实现古法酿造与智能生产融合,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品质稳定性;
    • 跨界生态:近4年推出20款跨界新品(如饮料),通过品牌溢出效应拓展消费场景;
    • 资本驱动:赴港上市补充资金,用于产能扩张(如东南亚基地)和新品研发(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3.12%,同比提升0.21pct)。
  • 千禾味业/仲景食品:目前仍以“产品销售”为主,暂未披露明确的新商业模式布局。

量化验证(财务数据支撑):
海天2024年净利润增速12.65%(2023年为-9.04%),显著高于营收增速(9.53%),部分得益于科技赋能带来的成本优化;其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2.93%→2024年3.12%),为长期模式创新提供支撑。


三、核心结论与投资启示

结论: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成功要素

  1. 产品力是基础:复合化(如仲景香菇酱)、健康化(如千禾零添加)、场景化(如海天火锅调料)产品需精准匹配消费者需求,且需通过研发投入(仲景研发占比3.44%、海天3.12%)保持创新持续性。
  2. 渠道适配是关键:B端餐饮(团餐、预制菜)与线上化(直播、自营店)是增量市场,需根据企业定位调整策略(如海天侧重B端定制,仲景侧重线上达人矩阵)。
  3. 模式升级是长期壁垒:科技赋能(AI生产)、跨界生态(品牌溢出)、全球化(东南亚布局)可提升企业抗周期能力,头部企业(如海天)已率先布局。

投资启示

  • 关注复合调味料与健康化赛道:仲景食品(调味食品收入高增+高毛利)、千禾味业(零添加心智强但需警惕竞争)是细分领域龙头。
  • 重视B端与全球化布局:海天味业(B端定制+海外扩张)在行业复苏期更具弹性,2024年业绩回暖验证其调整有效性。
  • 警惕单一品类依赖风险:千禾味业2024年核心品类(酱油、醋)收入下滑,需观察其“其他主营业务”能否接棒增长;传统龙头需加速第二曲线落地,避免陷入“存量内卷”。

(注:数据来源为金灵量化数据库及公开信息整理,截至2024年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