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度分析白云机场(600004.SH)当前PE-TTM 23.54的估值矛盾,结合疫情后营收、利润率V型反转及行业复苏趋势,探讨其作为“价值洼地”的投资逻辑与潜在风险。
白云机场当前市盈率(PE-TTM)为23.54,低于其过去3年及5年的历史均值(均为23.54),且处于历史PE Band的较低分位(接近25%分位线),显示估值相对历史水平偏低;但对比沪深300指数(PE-TTM 11.45),其PE仍显著偏高。市场对其“低历史估值+高大盘估值”的矛盾表现,需结合疫情后复苏背景下的成长性与盈利能力修复潜力,判断其是否为“价值洼地”或“价值陷阱”。
当前估值水平:白云机场最新PE-TTM为23.54,过去3年及5年历史PE均值均为23.54(见图1)。PE Band图显示,当前PE接近历史25%分位线,显著低于历史中位数(50%分位线),表明短期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区间。
图1:白云机场过去5年PE-TTM走势及PE Band(25%、50%、75%、90%分位线)
行业对比:白云机场所属一级行业为“交通运输”,二级行业为“航空机场”。沪深300指数PE-TTM为11.45,白云机场PE显著高于大盘,可能反映市场对航空机场行业疫情后复苏的乐观预期。
关键解读:历史低估值与大盘高估值的矛盾,需结合行业特性(强周期、疫情冲击后复苏)理解:航空机场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2020-2022年业绩低迷导致PE被动抬升;2023年起行业复苏,市场可能提前定价未来增长预期,因此PE高于大盘。
历史增长表现:过去3年(2021-2023年),白云机场营收复合增长率(CAGR)为-10.45%,净利润CAGR为-25.00%,主要受疫情导致的航空需求锐减、航班量下降影响。
未来增长预期:受限于数据可得性,当前无分析师对其未来1-2年EPS增长率的一致预期数据,但2023年财务指标已释放积极信号:
PEG指标失效:因过去3年净利润CAGR为负,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无法有效计算。但需注意,PEG适用于稳定增长期企业,而白云机场当前处于“困境反转”阶段,需结合复苏斜率评估估值合理性。
关键解读:过去负增长是疫情特殊冲击的结果,2023年已进入复苏通道,未来增长需关注航空需求恢复的持续性及非航业务的盈利弹性。
盈利能力修复:2021-2023年,白云机场毛利率从14.15%升至26.85%,净利率从-15.14%升至10.33%,ROE从-11.90%升至7.73%,均呈现“V型反转”(见表1)。这表明公司已摆脱疫情亏损状态,经营效率显著改善。
表1:白云机场2021-2023年盈利能力指标(单位:%)
报告期 | 毛利率 | 净利率 | ROE |
---|---|---|---|
2021-12-31 | 14.15 | -15.14 | -11.90 |
2022-12-31 | 12.01 | -30.01 | -25.29 |
2023-12-31 | 26.85 | 10.33 | 7.73 |
财务健康度:最新资产负债率为51.87%,处于行业合理区间(航空机场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约50%-60%),财务杠杆风险可控,具备进一步扩张或投资的财务空间。
关键解读:2023年盈利能力的全面修复验证了复苏的质量,低负债率为未来资本开支(如扩建、技术升级)提供了安全垫。
尽管白云机场呈现复苏趋势,仍需关注以下风险:
核心结论:白云机场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反映了疫情冲击后的市场悲观情绪;2023年盈利能力的显著修复验证了复苏逻辑,低负债率为未来增长提供了财务保障。尽管过去3年增长数据受疫情拖累,但行业复苏趋势明确,其“低历史估值+复苏潜力”组合具备吸引力。
投资启示:
(注:搜索分析师提供的“M公司”定性分析与白云机场无关,数据不可靠,故未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