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旬 新希望养猪业务扭亏能否持续改善盈利能力分析

分析新希望养猪业务从亏损到盈利的转变,探讨其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报告涵盖财务数据、行业周期、成本控制及风险因素,为投资者提供深度洞察。

发布时间:2025年7月1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新希望养猪业务扭亏可持续性分析报告


引言

新希望(000876.SZ)作为国内农牧业龙头企业,其养猪业务的盈利表现对公司整体业绩具有关键影响。2024年下半年,公司养猪业务从深度亏损(2023年毛利率-11.55%)转向盈利(2024年12月毛利率9.97%),成为驱动公司整体净利润扭亏为盈的核心因素。本报告将围绕“养猪业务扭亏能否持续改善盈利能力”这一核心问题,结合财务数据、行业周期、成本控制、公司战略及风险因素展开深度分析。


一、财务数据验证:养猪业务扭亏的真实性与幅度

1.1 养猪业务盈利改善的量化表现

根据金灵量化数据库数据,新希望养猪业务(“猪产业”)近三年毛利率呈现“持续收窄亏损→扭亏为盈”的明确趋势(表1):

  • 2023年:毛利率为-11.55%(2023Q2)和-7.25%(2023Q4),处于深度亏损状态;
  • 2024年:亏损幅度快速收窄至-3.40%(2024Q2),并在2024Q4实现9.97%的正向毛利率,标志着养猪业务正式扭亏为盈;
  • 对整体利润的贡献:2024年6月公司整体仍净亏损15.7亿元,但随着养猪业务盈利,2024Q4公司净利润达2.02亿元,2025Q1进一步增至5.06亿元,养猪业务成为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表1:新希望养猪业务与饲料业务近四年毛利率对比(单位:%)

时间 猪产业毛利率 饲料业务毛利率
2023年6月 -11.55 5.02
2023年12月 -7.25 5.25
2024年6月 -3.40 4.23
2024年12月 9.97 4.90

1.2 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同步改善

从公司整体财务表现看,2024年下半年起净利润持续增长:

  • 2024Q3净利润3342万元(扭亏),2024Q4增至2.02亿元(环比+503%),2025Q1进一步增至5.06亿元(环比+151%);
  • 毛利率从2024Q2的2.38%稳步提升至2025Q1的8.40%,反映公司整体成本控制或定价能力显著增强。

结论:养猪业务的扭亏是公司整体盈利改善的核心驱动,且改善幅度显著,具备真实性。


二、行业周期与猪价趋势:收入端的关键变量

2.1 当前猪周期阶段与价格预测

根据农业农村部及行业研报(华安证券等),当前生猪行业处于价格下行周期

  • 短期(2025年8月前):受季节性需求回升影响,猪价易涨难跌;
  • 中期(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理论供给量同比显著增长(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高位),叠加终端消费复苏乏力,猪价预计延续窄幅震荡,全年价格中枢约14-15元/公斤;
  • 长期(2026年后):部分机构认为猪价存在超预期可能,但需观察产能去化进度。

2.2 猪价对养猪业务盈利的影响

养猪业务的核心盈利公式为:头均盈利=(生猪价格-养殖成本)×出栏量。若未来猪价维持14-15元/公斤区间,养殖成本需控制在14元/公斤以下才能实现稳定盈利。

结论:猪价短期有支撑但中期承压,养猪业务盈利的持续性需依赖成本控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成本控制:降本增效的可持续性

3.1 新希望降本措施与成果

公司通过育种优化智能化养殖两大核心手段实现降本,成效显著:

  • 2024年:前25%优秀场线养殖成本为13.6元/公斤;
  • 2025年Q1:优秀场线成本降至12.5元/公斤,目标2025年底突破12元/公斤以内;
  • 技术支撑:私域知识库显示,公司持续投入育种(如提升PSY、降低料肉比)和智能化(如AI监控、自动化饲喂),长期可降低人工和饲料浪费成本。

3.2 饲料成本的潜在压力

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约60%)近期走势偏弱,但未来存在上涨风险:

  • 玉米:7月受进口拍卖、小麦替代及春玉米上市影响,供应偏紧局面改善,价格短期震荡但有阶段性回调;
  • 豆粕:9月后进口订单缺口可能导致价格抗跌,存在上涨风险。

结论:新希望的降本措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若能实现2025年底12元/公斤的成本目标,即使猪价维持14元/公斤,头均盈利仍可达2元/公斤以上(未考虑其他费用)。但需警惕饲料成本上涨对降本的抵消作用。


四、风险因素:盈利可持续性的潜在挑战

  1. 猪价下行超预期:若下半年供给过剩导致猪价跌破14元/公斤,即使成本降至12元/公斤,头均盈利空间将被压缩;
  2. 疫病爆发:非洲猪瘟等疫病若再次大规模爆发,可能导致生猪死亡、防疫成本增加,甚至影响出栏量;
  3. 饲料成本上涨:豆粕等原料价格若因进口缺口大幅上涨,将直接推高养殖成本;
  4. 消费复苏不及预期:终端需求疲软可能导致生猪销售不畅,间接压制猪价;
  5. 政策变动:国家收储政策调整或环保限产可能影响市场供需平衡。

五、结论与投资启示

5.1 核心结论

新希望养猪业务的扭亏具备真实性和阶段性成果,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能力的显著提升(优秀场线成本从13.6元/公斤降至12.5元/公斤)。短期(2025年下半年)若猪价维持14元/公斤以上且成本持续优化,盈利有望延续改善;但中期(2026年)需关注猪价下行周期和饲料成本上涨的压力,盈利可持续性取决于公司降本措施的深化(如实现12元/公斤成本目标)及疫病防控能力。

5.2 投资启示

  • 乐观情景:若公司2025年底实现12元/公斤成本目标,且猪价维持14元/公斤以上,养猪业务毛利率有望稳定在10%-15%,推动公司整体净利润持续增长;
  • 谨慎情景:若猪价回落至13元/公斤以下或饲料成本大幅上涨,需关注公司成本控制的边际效果;
  • 关键跟踪指标:生猪价格(14元/公斤为关键阈值)、养殖成本(12元/公斤为目标)、能繁母猪存栏量(反映行业供给)、豆粕/玉米价格(影响饲料成本)。

估值提示:当前PE-TTM为92.5倍(偏高),反映市场对盈利改善的高预期;PB为1.99倍(合理),建议结合盈利持续性动态评估估值合理性。


风险提示:猪价波动风险、疫病爆发风险、饲料成本上涨风险、消费复苏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