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旬 龙蟠科技磷酸铁锂价格战何时见底?2025年底或迎拐点

分析龙蟠科技财务数据与行业供需,磷酸铁锂价格战最严峻阶段已过,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初价格触底回升,2027年供需再平衡。关注产能出清与需求增长信号。

发布时间:2025年7月1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龙蟠科技磷酸铁锂价格战见底时间分析报告


一、核心结论

综合龙蟠科技财务数据修复趋势、磷酸铁锂行业供需格局变化及成本端动态,我们判断:磷酸铁锂价格战最剧烈的阶段已过(2023年为底部),但行业整体价格企稳需等待产能出清与需求消化的双重驱动,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初价格有望触底回升,2027年或实现供需再平衡。龙蟠科技作为行业参与者,其财务数据的边际改善(如毛利率回升、营收增速转正)已反映价格战压力的缓解,但需关注行业产能出清进度与碳酸锂价格波动对成本端的影响。


二、分析框架与核心依据

(一)龙蟠科技:财务数据显示价格战冲击已过最严峻阶段

从龙蟠科技2021-2025年财务数据看,磷酸铁锂价格战对其盈利能力的侵蚀呈现“冲击-探底-修复”的三阶段特征:

  1. 冲击期(2022年):毛利率从2021年的27.30%骤降至17.61%,净利率从10.69%降至7.32%,主因磷酸铁锂价格战启动后产品售价快速下行,叠加原材料成本高企(2022年碳酸锂价格一度突破50万元/吨)。
  2. 探底期(2023年):毛利率转负(-0.13%),净利率深度亏损(-17.35%),营收同比大幅下滑37.96%,净利润同比暴跌263.81%。此阶段价格战进入白热化,行业产能过剩叠加碳酸锂价格高位回落(2023年碳酸锂价格从50万元/吨跌至10万元/吨以下),但产品售价跌幅远超成本降幅,导致企业盈利恶化。
  3. 修复期(2024年至今):毛利率回升至9.27%(2024年),2025年Q1进一步升至16.72%;净利率亏损收窄至-2.60%(2025Q1);营收增速在2025Q1转正(7.99%)。这一趋势表明,公司通过成本控制、市场份额调整或产品结构优化,已逐步消化价格战冲击,盈利进入修复通道。

关键信号:龙蟠科技季度毛利率在2023Q2触底(-5.83%)后持续回升,2025Q1已接近2021年同期水平(2021Q1毛利率36.94%),但仍有差距。这一修复趋势与行业价格战边际缓和直接相关,是判断价格战“最严峻阶段已过”的核心微观证据。


(二)行业层面:产能过剩与需求增长的博弈决定见底节奏

  1. 供需矛盾:产能过剩是价格战的核心驱动,但需求高增正在消化部分压力

    • 产能端:2025年上半年全国磷酸铁锂可利用产能达532万吨,而全年需求仅318.67万吨(产能利用率63%),产能过剩率超40%。但行业内部呈现分化:一、二梯队企业(如湖南裕能、德方纳米)开工率超80%,三四梯队不足50%,低效产能已开始出清。
    • 需求端:下游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需求保持高增长:2025年1-4月国内新能源车合格证产量同比增43%,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同比飙升88%;2025Q1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暴涨120%(磷酸铁锂占比92.5%)。需求高增是消化过剩产能的核心动力。

    结论:当前行业处于“产能过剩但需求高增”的博弈期。若需求增速(约40%-80%)持续高于产能增速(约20%),2025年底至2026年初或可实现供需边际改善,价格战压力将显著缓解。

  2. 成本端:碳酸锂价格低位震荡,对磷酸铁锂成本支撑有限
    2025年电池级碳酸锂均价约6.04万元/吨(较年初下跌25%),全球锂资源供应增速超20%,库存创历史新高。尽管碳酸锂价格下跌降低了磷酸铁锂生产成本(单吨磷酸铁锂需约0.25吨碳酸锂),但由于供应过剩格局未改,成本端难以对磷酸铁锂价格形成强支撑。

    关键影响:若碳酸锂价格持续低位,磷酸铁锂企业的成本优势将更多依赖自身工艺优化(如龙蟠科技的毛利率修复),而非原材料涨价驱动的被动提价。

  3. 竞争格局:头部企业扩产与三四梯队出清并行
    湖南裕能、德方纳米等头部企业仍在推进产能扩张(如湖南裕能固态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发进展顺利),但三四梯队企业因开工率不足(<50%)已面临生存压力。行业出清将加速低效产能退出,推动供需再平衡。

    信号意义:当三四梯队企业大规模退出(如停产、并购)时,行业有效产能将收缩,价格战有望从“全行业内卷”转向“头部企业定价”,价格见底信号将更明确。


(三)专家与机构观点:2025年底至2026年初或为价格回升窗口

根据行业分析报告,主流机构判断:

  • 短期(2025年下半年):碳酸锂价格低位+产能过剩,磷酸铁锂价格仍承压,但需求高增将抑制进一步下跌空间。
  • 中期(2025年底至2026年初):需求持续消化过剩产能,叠加三四梯队出清,价格有望重返4万元/吨以上(当前主流报价约3.5万元/吨)。
  • 长期(2027年):全球储能与新能源车需求常态化增长,行业供需基本平衡,价格战结束。

三、风险提示

  1. 需求不及预期:若新能源车或储能需求增速放缓(如政策退坡、经济下行),过剩产能消化周期将延长。
  2. 碳酸锂价格超预期下跌:若锂资源供应进一步过剩(如非洲锂矿超预期投产),磷酸铁锂成本支撑将弱化,价格战可能加剧。
  3. 头部企业扩产超预期:若湖南裕能、德方纳米等企业加速扩产,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可能恶化。

四、投资启示

  1. 短期(2025年下半年):龙蟠科技财务数据修复趋势明确,可关注其毛利率持续回升、营收增速转正的验证信号;技术面MACD低位金叉或预示短期反弹,但需警惕股价突破长期均线(MA60、MA120)的有效性。
  2. 中期(2026年):若行业产能利用率回升至70%以上(当前63%)、三四梯队出清加速,磷酸铁锂价格有望企稳,龙蟠科技盈利弹性将释放。
  3. 长期(2027年):行业供需平衡后,具备成本优势(如工艺优化)、客户绑定(如切入储能龙头供应链)的企业(包括龙蟠科技)将享受稳定盈利。

结论:龙蟠科技磷酸铁锂价格战最严峻阶段已过,2025年底至2026年初或为价格见底窗口,建议关注行业产能出清进度与需求增长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