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四川长虹为小米代工空调业务的占比及潜在风险,包括客户集中度、盈利能力及供应链风险,提供投资启示与行业观察。
用户核心关注四川长虹为小米代工空调业务的占比是否过高,本质是评估其客户集中度风险。本报告结合财务数据与行业信息,从定量占比、业务依赖度及潜在风险三方面展开分析。
根据金灵量化数据库披露的四川长虹(000404.SZ)2024年度财务数据:
需特别说明的是,上述“空调相关业务”为母公司层面披露的“新能源空调压缩机”收入,而实际为小米代工的空调整机业务主要由四川长虹旗下子公司长虹美菱承担(长虹美菱为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因此,母公司层面的空调业务数据无法直接反映代工业务规模,需结合子公司财务信息进一步分析。
根据公开信息,长虹美菱是四川长虹空调代工业务的核心主体。2024年,长虹美菱空调业务营收达154.07亿元(同比增长33.2%),占其总营收比例从2023年的47.45%提升至53.87%,成为其核心收入来源。
行业分析指出,2023年小米代工收入占长虹美菱空调内销收入比重已超过50%。若以2024年长虹美菱空调内销收入为基数(假设内销占比与2023年持平),则小米代工业务收入约占长虹美菱总营收的26.9%(53.87%×50%)。考虑到长虹美菱为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四川长虹持股比例约29.45%),其业务表现对母公司整体营收具有显著影响。
由于上市公司财报未强制要求披露单一客户(如小米)的具体销售额,四川长虹未在公开财报中明确披露为小米代工的收入金额及占比。因此,上述分析基于子公司业务结构与行业研报推断,需结合定性信息综合判断。
长虹与小米的空调代工合作始于2017年,由长虹美菱负责贴牌代工,2022年进一步扩展至联合开发。2024年小米空调出货量超680万台,长虹作为主要代工厂受益显著,其空调业务规模快速扩张(2024年美菱空调营收同比增33.2%)。
代工业务对长虹的利润贡献存在“规模扩张但利润率承压”的矛盾:
小米的供应链策略正在从“依赖外部代工”向“部分自产”转型,对长虹的潜在影响显著:
尽管四川长虹未直接披露前五名客户数据,但长虹美菱作为代工主体,其2023-2024年对前五大客户的依赖已相对过重(公开信息提及)。结合小米代工占美菱空调内销超50%的信息,可推断长虹对小米的客户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
(注:本报告数据基于金灵量化数据库及公开信息,部分占比为合理推断,具体以公司最新财报披露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