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薛高破产启示录:网红品牌如何避免昙花一现?

钟薛高申请破产审查引发对网红消费品牌生命周期的反思。本文分析其从爆红到破产的关键转折点,揭示行业共性挑战,并提出从流量驱动转向价值驱动的四大破局策略,助力品牌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跨越。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1 分钟

钟薛高破产启示录:网红消费品牌如何跨越“昙花一现”的生命周期?

一、事件背景:钟薛高破产审查的警示意义

2025年7月,曾以“高价雪糕”“国货之光”标签红极一时的钟薛高申请破产审查,引发市场对网红消费品牌生命周期的深刻反思。作为典型的“流量驱动型”品牌,钟薛高的兴衰轨迹(从2018年成立到2025年破产)折射出网红消费品牌的共性困境:依赖营销爆发式增长,但难以构建长期竞争力,最终因品牌信任崩塌、经营失序走向衰退。


二、钟薛高案例:从爆红到破产的关键转折点

(1)崛起逻辑:流量与营销驱动的“爆款神话”

钟薛高的快速崛起主要依托三大策略:

  • 高价定位与话题营销:以“厄瓜多尔粉钻”(定价66元)等高价单品制造舆论热点,通过“瓦片造型”“天然原料”“可降解秸秆棍”等差异化标签,精准锁定一二线城市中产阶级,塑造“高品质国货”形象。
  • 全渠道覆盖:线上依托电商平台(天猫、京东)和社交媒体(小红书、抖音)推广,线下入驻高端超市、便利店,快速渗透消费场景。
  • IP联名与用户粘性:通过与泸州老窖、马爹利等品牌跨界合作,强化“潮流”属性;建立会员体系,通过促销活动提升复购率。

(2)衰落诱因:品牌信任崩塌与经营失序

钟薛高的破产并非偶然,其衰落可归结为三大核心矛盾:

  • 价格与价值的割裂:高价策略被消费者质疑为“智商税”,“雪糕刺客”标签(指结账时才知高价的现象)严重损害品牌形象,导致购买意愿下降。
  • 产品力与口碑的双重崩塌:“火烧不化”“卡拉胶争议”等负面事件引发消费者对成分安全的质疑,叠加后续产品创新乏力(长期依赖早期爆款),用户信任彻底流失。
  • 经营模式的不可持续性:高溢价依赖高营销投入,但2023年后线上流量成本攀升,线下渠道扩张受阻,叠加供应链管理粗放(原料成本波动、库存积压),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2025年进入破产审查程序。

三、行业共性:网红消费品牌的“增长陷阱”

钟薛高的困境并非孤例。通过分析行业共性特征与挑战,可总结出网红消费品牌的“昙花一现”逻辑:

(1)崛起路径:流量红利驱动的“短平快”模式

网红品牌的爆发式增长普遍依赖以下要素:

  • 社交媒体与KOL赋能: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种草”内容,利用头部KOL(关键意见领袖)的流量效应快速触达目标用户(尤其是年轻群体)。
  • 爆款单品策略:聚焦单一或少数高毛利产品(如钟薛高的“瓦片雪糕”、完美日记的“动物眼影盘”),通过差异化设计(颜值、概念)制造“社交货币”属性(即用户愿意分享以展示身份)。
  • 轻资产运营:初期通过代工厂模式降低研发与生产投入,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2)普遍挑战:流量依赖下的“增长天花板”

然而,这种模式天然存在四大脆弱性:

  • 用户忠诚度低:消费者因“尝鲜”或“社交需求”购买,而非品牌认同,一旦出现负面事件或竞品更“新、奇、特”的产品,用户易流失。
  • 营销成本高企:流量红利消退后,获客成本(CAC)持续攀升。以三只松鼠为例,其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常年维持在17%-22%(2022年达21.02%),高昂的营销投入严重侵蚀利润(2022年净利率仅1.77%)。
  • 产品力与研发短板:过度依赖营销导致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如美妆行业的“平替”竞争),难以形成技术壁垒。
  • 供应链管理薄弱:轻资产模式下,对代工厂的品控能力不足(如钟薛高的“成分争议”),且缺乏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抵御能力(如食品行业的乳脂成本上涨)。

四、量化验证:上市公司的“昙花一现”轨迹

以典型网红上市公司三只松鼠(300783.SZ)和逸仙电商(YSG.US)为例,其财务数据与股价走势直观印证了上述逻辑。

(1)三只松鼠:从“坚果第一股”到增长失速

  • 成长性波动剧烈:2019年上市后,营收增速从2020年的-3.72%(首次负增长)下滑至2022年的-25.35%,2023年虽短暂回升(-2.45%),但2024年的高增长(49.30%)更多依赖低价促销和渠道调整,而非核心竞争力提升。
  • 盈利能力受营销拖累:毛利率长期在23%-29%波动(2024年仅24.25%),但销售费用占比始终超17%,导致净利率仅3%-4%(2022年低至1.77%)。
  • 股价长期低迷:如图image所示,三只松鼠股价自2020年高点(约90元/股)持续下跌,2025年7月仅约15元/股,长期运行于250日移动平均线下方,反映市场对其“重营销、轻产品”模式的悲观预期。

(2)逸仙电商:美妆赛道的“流量泡沫”破灭

逸仙电商(完美日记母公司)虽因数据缺失无法完整分析财务指标,但其股价走势(如图image)已清晰揭示“昙花一现”特征:2020年上市初期股价冲高至25美元/股,2025年7月跌至不足1美元/股,长期低于250日移动平均线。这一趋势与“重营销、轻研发”的商业模式直接相关——据公开资料,其早期营销费用占比超60%,而研发投入不足2%,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用户复购率仅15%-20%(行业平均约30%)。


五、破局之道:从“网红”到“长红”的四大核心策略

要避免“昙花一现”,网红消费品牌需从“流量思维”转向“价值思维”,重点构建以下能力:

(1)品牌建设:从“流量符号”到“情感共鸣”

  • 深化品牌内涵:超越短期营销标签(如“高价”“国潮”),挖掘文化价值观(如可持续发展、本土文化传承),与用户建立长期情感连接。例如,元气森林通过“0糖0卡”的健康理念,将产品定位从“网红饮料”升级为“健康生活方式代表”。
  • 强化信任管理:建立透明的质量追溯体系(如钟薛高若公开原料供应链信息,可缓解“成分争议”),通过用户参与(如产品共创、开放工厂参观)增强品牌可信度。

(2)产品创新:从“爆款依赖”到“研发驱动”

  • 构建持续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建议占营收比例提升至5%-10%),建立“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的双轨机制。例如,喜茶通过自建实验室,每年推出超100款新品,保持产品新鲜感。
  • 聚焦用户需求迭代:通过大数据分析(如消费行为、社交评论)精准捕捉用户痛点(如健康、便捷),避免“为创新而创新”。例如,三顿半咖啡通过“小罐冻干”技术解决速溶咖啡口感问题,形成技术壁垒。

(3)渠道与供应链:从“轻资产”到“全链路可控”

  • 线上线下融合(OMO):线上通过私域流量(如企业微信、社群)沉淀用户,降低对平台流量的依赖;线下布局体验店(如完美日记的“线下美妆博物馆”),提升品牌感知。三只松鼠2024年营收回升的关键即在于拓展线下分销渠道(占比从20%提升至40%)。
  • 供应链垂直整合:逐步从代工厂模式转向自建或控股核心工厂(如钟薛高若自建冷链仓储,可降低物流损耗),并与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如签订价格锁定协议),增强成本控制能力。

(4)财务健康:从“烧钱增长”到“可持续盈利”

  • 优化成本结构:控制营销费用占比(建议降至30%以下),将资源向研发、供应链倾斜。例如,元气森林通过“精准投放+用户裂变”,将营销费用占比从2019年的50%降至2024年的25%。
  • 建立盈利模型:避免“低价换流量”的恶性循环,通过产品分层(如基础款引流、高端款盈利)提升整体毛利率。例如,茶颜悦色通过“幽兰拿铁”(16元)引流,“声声乌龙”(15元)和限定款(20元+)贡献主要利润,毛利率稳定在60%以上。

结论与投资启示

钟薛高的破产并非偶然,而是“流量驱动型”网红品牌的典型结局。从三只松鼠、逸仙电商的量化数据看,过度依赖营销、产品力薄弱、供应链脆弱的商业模式难以支撑长期增长。对投资者而言,需警惕以下信号:销售费用率持续高于30%、研发投入低于营收2%、用户复购率低于25%。

对品牌方而言,唯有从“流量思维”转向“价值思维”,通过品牌深化、产品创新、供应链可控和财务健康四大策略构建核心竞争力,才能跨越“昙花一现”的生命周期,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蜕变。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