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钟薛高破产事件对食品饮料行业PE估值的潜在影响,探讨商业模式、消费者信心及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提供投资启示与行业趋势预测。
根据公开信息,钟薛高当前已进入实质性破产审查阶段。2025年6月,其旗下子公司钟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因债务问题(未履行金额超2572万元)被申请破产审查;7月16日,主体公司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亦被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列入破产审查程序(案号:(2025)沪03破申753号)。此外,该公司还存在多条被执行人、限制消费令及失信记录,经营资金链断裂问题已持续一年以上(自2024年起)。
钟薛高的破产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其商业模式、定价策略与市场环境变化的综合结果,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尽管钟薛高并非上市公司(其财务数据不直接计入行业指数PE计算),但其破产事件可能通过以下间接路径影响食品饮料行业的PE估值:
钟薛高的失败被市场普遍解读为“理性消费”趋势的标志性事件。消费者对“网红高价”产品的信任度下降,更倾向于为“真实价值”买单(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冰淇淋消费的保守化隐含对“价格-价值匹配度”的考量)。这一趋势可能导致投资者对食品饮料行业中依赖“概念营销+高定价”的细分领域(如部分新消费品牌)的未来盈利预期下调,从而压低其估值(PE)。
钟薛高的案例为投资者敲响警钟:依赖短期营销而非长期产品力的商业模式存在高风险。投资机构普遍认为,这一事件可能促使市场重新审视食品饮料行业中“网红品牌”的估值逻辑,尤其是对以下两类企业的估值可能产生压制:
钟薛高的破产可能加速食品饮料行业估值逻辑的分化:
根据金灵量化数据库数据,2023年初至今,中证食品饮料主题指数(399815.SZ)的PE-TTM(滚动市盈率)呈现波动趋势(见下图),但未出现因钟薛高破产事件(2025年6-7月)引发的显著下跌。这可能是因为:
当前三家代表性食品饮料上市公司的PE-TTM(截至2025年7月20日)如下:
其中,贵州茅台与伊利股份的PE-TTM接近,反映市场对“高端刚需”与“大众消费”的稳健预期;海天味业PE-TTM较高,可能与其细分行业(调味品)的高壁垒与稳定增长前景相关。这一分化尚未直接体现钟薛高事件的影响,但未来若“理性消费”趋势强化,高定价、低产品力的企业估值可能进一步承压。
钟薛高破产事件对食品饮料行业PE估值的直接影响有限(因其非上市公司),但通过“理性消费趋势强化”“投资者对网红模式的重新评估”两条路径,可能间接推动行业估值逻辑分化:产品力强、定位清晰的企业估值有望获得溢价,而依赖营销与高定价的企业估值或面临压制。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金灵量化数据库及公开信息,截至2025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