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中旬 钟薛高破产对食品饮料行业PE估值的影响分析

分析钟薛高破产事件对食品饮料行业PE估值的潜在影响,探讨商业模式、消费者信心及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提供投资启示与行业趋势预测。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钟薛高破产对食品饮料行业PE估值的影响分析报告


一、事件背景:钟薛高的经营困境与破产审查现状

根据公开信息,钟薛高当前已进入实质性破产审查阶段。2025年6月,其旗下子公司钟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因债务问题(未履行金额超2572万元)被申请破产审查;7月16日,主体公司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亦被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列入破产审查程序(案号:(2025)沪03破申753号)。此外,该公司还存在多条被执行人、限制消费令及失信记录,经营资金链断裂问题已持续一年以上(自2024年起)。


二、钟薛高困境的核心原因:商业模式与市场认知的双重失效

钟薛高的破产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其商业模式、定价策略与市场环境变化的综合结果,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定位模糊与品牌价值空心化:钟薛高试图以“高端雪糕”定位切入市场,但产品力(如原料、口感)未能匹配其高价(单支价格普遍在15-30元),导致“贵得没道理”的消费者质疑。后续推出的低价子品牌也未能扭转品牌形象,最终陷入“高端不立、平价不接”的尴尬境地。
  2. 过度依赖营销,忽视产品体验:早期通过社交平台“营销轰炸”快速打开市场,但营销投入未转化为消费者对产品长期价值的认可。“雪糕刺客”“烧不化”等负面事件爆发后,其“高端”人设迅速崩塌,消费者信任危机直接传导至供应链与资金链。
  3. 扩张与资金链失衡:在品牌热度高峰期盲目扩张,运营成本(营销、渠道)远超资金承载能力,2024年起资金链断裂问题持续恶化,最终引发债务危机。

三、钟薛高事件对食品饮料行业的潜在影响路径

尽管钟薛高并非上市公司(其财务数据不直接计入行业指数PE计算),但其破产事件可能通过以下间接路径影响食品饮料行业的PE估值:

1. 消费者信心与需求预期的调整:从“网红溢价”到“质价平衡”

钟薛高的失败被市场普遍解读为“理性消费”趋势的标志性事件。消费者对“网红高价”产品的信任度下降,更倾向于为“真实价值”买单(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冰淇淋消费的保守化隐含对“价格-价值匹配度”的考量)。这一趋势可能导致投资者对食品饮料行业中依赖“概念营销+高定价”的细分领域(如部分新消费品牌)的未来盈利预期下调,从而压低其估值(PE)。

2. 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对“网红模式”可持续性的重新评估

钟薛高的案例为投资者敲响警钟:依赖短期营销而非长期产品力的商业模式存在高风险。投资机构普遍认为,这一事件可能促使市场重新审视食品饮料行业中“网红品牌”的估值逻辑,尤其是对以下两类企业的估值可能产生压制:

  • 定位模糊型企业:既无法在高端市场建立壁垒,又难以在大众市场形成性价比优势的品牌;
  • 高营销成本型企业:营销费用占比过高(如超过营收30%)、但用户复购率与品牌忠诚度不足的企业。
3. 行业趋势反思:从“流量驱动”到“产品驱动”的估值逻辑重构

钟薛高的破产可能加速食品饮料行业估值逻辑的分化:

  • 产品力强、定位清晰的企业(如高端白酒、大众乳制品龙头):其估值(PE)可能因“抗风险能力”被重新认可而获得溢价;
  • 依赖流量与营销的企业(如部分新消费品牌):其估值(PE)可能因“商业模式脆弱性”被重新定价而承压。

四、行业PE估值的实际表现:短期未现显著冲击,长期分化或加剧

1. 行业整体PE-TTM走势:波动为主,未现事件驱动的异常下跌

根据金灵量化数据库数据,2023年初至今,中证食品饮料主题指数(399815.SZ)的PE-TTM(滚动市盈率)呈现波动趋势(见下图),但未出现因钟薛高破产事件(2025年6-7月)引发的显著下跌。这可能是因为:

  • 钟薛高非上市公司,其破产对行业整体盈利(PE=市值/净利润)无直接影响;
  • 市场对“理性消费”趋势的定价已部分反映在前期估值调整中(如2024年新消费品牌股价普遍下跌)。

image

2. 代表性公司PE-TTM对比:细分领域分化显著

当前三家代表性食品饮料上市公司的PE-TTM(截至2025年7月20日)如下:

  • 贵州茅台(600519.SH,高端白酒):20.93;
  • 伊利股份(600887.SH,大众乳制品):21.01;
  • 海天味业(603288.SH,调味品):35.71。

其中,贵州茅台与伊利股份的PE-TTM接近,反映市场对“高端刚需”与“大众消费”的稳健预期;海天味业PE-TTM较高,可能与其细分行业(调味品)的高壁垒与稳定增长前景相关。这一分化尚未直接体现钟薛高事件的影响,但未来若“理性消费”趋势强化,高定价、低产品力的企业估值可能进一步承压。


五、结论与投资启示

核心结论

钟薛高破产事件对食品饮料行业PE估值的直接影响有限(因其非上市公司),但通过“理性消费趋势强化”“投资者对网红模式的重新评估”两条路径,可能间接推动行业估值逻辑分化:产品力强、定位清晰的企业估值有望获得溢价,而依赖营销与高定价的企业估值或面临压制

投资启示
  1. 关注“质价平衡”赛道:优先布局产品力强、品牌壁垒高的细分领域(如高端白酒、大众乳制品),这类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估值稳定性更高。
  2. 警惕“网红模式”企业:对营销费用占比过高、产品力薄弱的新消费品牌需保持谨慎,其估值可能因钟薛高事件引发的“模式质疑”而进一步下调。
  3. 重视长期盈利确定性:在理性消费趋势下,市场将更关注企业的长期盈利确定性(如复购率、成本控制能力),而非短期流量增长,建议重点跟踪ROE(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等核心盈利指标。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金灵量化数据库及公开信息,截至2025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