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下旬 华熙生物一季度净利下滑58%:销售费用率是否过高?行业对比分析

华熙生物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58.13%,销售费用率达36.56%。本文深度分析其业绩下滑原因,对比爱美客、贝泰妮等同行业公司销售费用率,探讨行业竞争格局及公司战略调整影响。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华熙生物2025年一季度业绩分析:净利大幅下滑与销售费用率合理性探讨

一、核心结论先行

华熙生物(688363.SH)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8.13%的信息准确,主要受营收下降(同比-20.8%)、毛利率下行(同比-3.6pcts)及期间费用率上升(同比+7.1pcts)共同影响。关于销售费用率是否过高的问题,横向对比显示其销售费用率(36.56%)显著高于医美龙头爱美客(9.86%),但低于功能性护肤品企业贝泰妮(56.04%),处于行业中游水平;纵向看,其销售费用率近三年波动于36%-47%,2025年Q1仅微幅上升(较2024年Q1+0.5pcts),并非利润下滑主因。但结合行业竞争加剧及公司战略调整背景,其销售费用的投入效率仍需重点关注。


二、业绩下滑验证:净利同比下滑58.13%,核心数据准确

根据金灵量化数据库数据,华熙生物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02亿元(101,893,380.76元),较2024年同期的2.43亿元(243,367,321.40元)同比下滑58.13%,与用户提及的“净利下滑58%”高度吻合。

从利润表拆解看,业绩下滑由多因素叠加导致:

  • 营收端:一季度营收10.8亿元,同比下降20.8%,收入规模收缩直接影响利润基数;
  • 成本端:毛利率72.2%,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反映产品盈利能力弱化;
  • 费用端:期间费用率58.4%(同比+7.1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36.6%(同比+0.5pcts)、管理费用率等其他费用率上升更显著。

可见,净利润下滑是营收收缩、毛利率下行及费用率上升的综合结果,销售费用率仅微幅增长,并非核心驱动因素。


三、销售费用率是否过高?多维度对比分析

(一)自身历史趋势:销售费用率波动可控,2025年Q1仅微增

2023年Q1至2025年Q1,华熙生物销售费用率波动范围为36.04%-46.78%(见图1)。其中:

  • 2023年全年销售费用率稳定在46%左右(46.39%-46.78%);
  • 2024年Q1因成本优化降至36.04%,但随后三个季度逐步回升至45.88%(2024年末);
  • 2025年Q1销售费用率为36.56%,仅较2024年Q1微增0.5pcts,整体趋势未出现大幅异常波动。

image
注:图为华熙生物2023Q1-2025Q1销售费用率变化趋势(数据来源:金灵量化数据库)

(二)同行横向对比:显著高于爱美客,低于贝泰妮,处于行业中游

选取医美及功能性护肤品领域的两家代表性企业(爱美客、贝泰妮)进行对比(见表1):

公司 2025年Q1销售费用率 2023-2025年销售费用率波动范围 2025年Q1归母净利润同比
华熙生物 36.56% 36.04%-46.78% -58.13%
爱美客 9.86% 8.34%-10.41% -15.87%
贝泰妮 56.04% 45.54%-56.04% -83.97%
  • 爱美客:作为医美针剂龙头,凭借强产品力(如“嗨体”系列)和高客户粘性,销售费用率长期低于10%,2025年Q1仅9.86%,显著低于华熙生物,反映其品牌溢价能力和渠道效率优势;
  • 贝泰妮:以功能性护肤品为主营,需通过高频营销触达消费者(如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推广),销售费用率长期高于45%,2025年Q1更攀升至56.04%,与净利润暴跌83.97%直接相关;
  • 华熙生物:销售费用率介于两者之间,36.56%的水平在行业中属于中游,但显著高于医美龙头爱美客,反映其业务结构(涵盖原料、医疗终端、功能性护肤品等多板块)对营销投入的更高需求。
(三)行业背景:竞争加剧推动营销投入,但效率分化明显

根据搜索信息,医美及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当前竞争格局呈现两大特征:

  1. 竞争主体多元化:医美机构数量爆发式增长(含传统医院、互联网平台、跨国企业等),功能性护肤品赛道新品牌不断涌现,企业需通过营销抢占用户心智;
  2. 营销手段升级:行业已从“渠道驱动”转向“内容驱动”,需结合成分科普(如透明质酸、胶原蛋白)、医学背书(临床验证)及线上平台(抖音、小红书)进行高频触达,推高营销成本。

在此背景下,行业内企业销售费用率普遍处于较高水平(如贝泰妮超50%),但投入效率分化显著:爱美客凭借强产品力实现“低费用、高增长”,而贝泰妮、华熙生物则面临“高费用、低回报”的困境(华熙生物2025年Q1营收同比-20.8%,贝泰妮营收未披露但净利润暴跌83.97%)。


四、利润下滑的深层原因:战略调整期的效率阵痛

结合公司官方解释及行业背景,华熙生物净利润大幅下滑的核心矛盾并非销售费用率“过高”,而是战略调整期的效率问题

  1. 业务结构失衡: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功能性护肤品)因偏离“透明质酸及糖生物科技”核心优势,处于调整周期,拖累整体营收(该业务占比高且增长乏力);
  2. 管理成本上升:战略转型过程中,团队调整、供应链改造等带来额外成本,叠加营销效率下降(投入产出比降低),导致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7.1pcts;
  3. 行业竞争挤压:功能性护肤品赛道新品牌涌入,消费者选择多样化,华熙生物需通过更多营销维持市场份额,但未能同步提升收入规模(2025年Q1营收同比-20.8%)。

五、投资启示与风险提示

投资启示

  • 华熙生物一季度净利润下滑是短期战略调整的阵痛,销售费用率并非核心矛盾,但需关注其营销投入效率(如营收能否随费用投入回升);
  • 对比同行,其销售费用率处于中游水平,但与爱美客的差距反映出产品力和品牌溢价的不足,后续需聚焦“科技+功效”的核心优势,提升投入产出比。

风险提示

  • 战略调整不及预期:若皮肤科学业务持续低迷,可能拖累整体业绩;
  • 行业竞争加剧:功能性护肤品赛道新品牌持续涌入,或进一步推高营销成本;
  • 费用管控失效:若管理成本及销售费用率持续上升,可能导致盈利能力长期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