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净科技百亿TOPCon电池项目因资金链承压与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双重因素搁浅。本文分析其业绩亏损、融资失败及行业价格战等核心原因,揭示光伏新进入者的战略困境与投资风险。
仕净科技(301030.SZ)作为一家以环保设备制造为主业的企业,近年来积极向光伏领域转型,其规划的“百亿TOPCon电池项目”是公司战略扩张的核心布局。然而,该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因多重因素陷入搁浅,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公司公告、行业动态及财务数据,系统梳理项目搁浅的直接原因与深层行业背景。
仕净科技的资金链压力是项目搁浅的核心直接因素,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当前光伏行业的低迷环境对项目推进形成直接阻碍:
光伏行业当前面临的产能过剩与价格战是项目搁浅的底层驱动因素。近年来,TOPCon电池因转换效率优势成为光伏行业扩产热点,但过度投资导致产业链各环节(包括电池片)产能严重过剩。据行业数据,2024年TOPCon电池全球产能已超500GW,而实际需求仅约200GW,供需失衡直接引发价格战——电池片价格较2023年高点下跌超40%。
在此背景下,仕净科技作为光伏领域新进入者,既缺乏头部企业的规模成本优势,又面临爬坡期的高固定成本压力,项目盈利前景恶化。行业整体资金紧张与投资回报率下降,使得企业对百亿级重资产项目的投入更加审慎。
从财务健康角度看,仕净科技2024年亏损7.71亿元、货币资金仅4.32亿元(其中71.5%受限)的现状,已难以支撑百亿级项目的持续投入。即使不考虑行业环境,公司自身财务实力也无法独立承担项目风险。
市场层面,项目搁浅消息虽未明确具体公布日期,但融资净卖出(2025年4月30日净卖出524.55万元)及融资余额下滑,反映投资者对公司战略执行能力与项目前景的信心不足,进一步削弱了外部融资可能性。
仕净科技百亿TOPCon电池项目搁浅是“自身资金链承压”与“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战”双重因素共振的结果。短期看,公司需优先解决环保主业收入下滑与债务压力问题,谨慎评估光伏领域的重资产投资;长期看,若光伏行业复苏(如需求回暖、产能出清),具备技术储备的企业或可重新审视项目可行性,但需以改善自身财务健康为前提。
对投资者而言,需重点关注:(1)公司环保主业的收入修复情况;(2)光伏电池片业务的成本控制与盈利改善;(3)行业产能出清进度及政策支持力度。当前阶段,项目搁浅反映的资金链风险与行业下行压力仍是主要投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