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今世缘省外收入占比低的原因及突破路径,涵盖品牌升级、产品优化、渠道创新等策略,助力区域性酒企全国化发展。
受限于上市公司财报披露口径(今世缘未在财报中明确划分“省内/省外”收入数据),我们无法直接量化其省外收入占比的具体数值。但结合公开信息及搜索分析师获取的市场数据,可对其现状做如下判断:
增长趋势:省外收入增速较快但基数低
根据市场公开数据,2024年今世缘省外营收约9.26亿元,同比增长27.37%,显示其全国化战略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横向对比行业龙头(如贵州茅台、五粮液年营收超千亿),其省外收入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且主要集中在环江苏板块(山东、安徽、浙江、上海等邻近省份),其他地区市场份额极小。
地域集中特征明显
今世缘作为江苏本土强势酒企,省内市场根基深厚(2024年省内收入占比仍超80%),但省外市场拓展长期依赖“环江苏渗透”模式,尚未形成全国性市场覆盖,与全国化酒企(如茅台、五粮液)的市场广度存在显著差距。
结合行业分析、消费者调研及企业战略复盘,今世缘省外拓展受阻的核心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方面:
品牌认知:地域文化标签过强,全国普适性不足
今世缘以“缘文化”为核心品牌定位,在江苏本土因文化共鸣形成强品牌力,但在全国市场,消费者普遍将其认知为“江苏地方酒”,地域文化限制了品牌在其他地区的接受度。例如,北方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全国性品牌(如汾酒),西南地区偏好酱香型或浓香型头部品牌(如茅台、五粮液),今世缘的“缘文化”难以形成跨区域情感共鸣。
产品适配性:口感与全国市场需求存在偏差
今世缘主打“绵柔型”白酒,更契合江苏及周边地区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偏清淡、柔和)。但全国市场中,北方消费者偏好醇厚浓烈型(如二锅头),西南地区偏好酱香型(如茅台)或浓香型(如五粮液),产品口感的区域局限性导致其在省外市场的动销难度较大。
渠道掌控力:省外渠道稳定性与覆盖率不足
相较于省内成熟的深度分销体系(厂家直接掌控终端),省外市场渠道以经销商代理为主,厂家对终端的掌控力较弱,导致产品铺货率低、终端动销不畅。经销商因利润空间有限(与全国性品牌竞争中缺乏价格优势),积极性不高,进一步加剧了渠道稳定性问题。
消费者教育:省外市场认知度与信任度不足
省外消费者对今世缘的品牌认知多停留在“江苏地方酒”层面,对其品质、历史、工艺等缺乏了解,导致尝试购买意愿低。而全国性酒企(如茅台、五粮液)通过长期品牌教育,已建立“品质标杆”的消费者心智,形成了强复购粘性。
近年来,今世缘已针对全国化瓶颈推出多项战略举措,初步效果如下:
战略规划:明确“环江苏→全国”两步走路径
提出“五年打造成环江苏知名品牌,十年成就全国高端品牌”的长期目标,重点培育环江苏亿元地级市场,并计划在省外培育百位销售过亿客户。2025年上半年,山东、安徽等环江苏板块销售取得突破,验证了“区域渗透”策略的短期有效性,但尚未形成全国性市场辐射。
组织优化:强化省外市场资源投入
调整省外销售组织架构,将更多人力、资源投向环江苏重点板块,提升市场响应速度。此举推动了环江苏市场的渠道下沉,但对非环江苏地区的覆盖仍显不足。
品牌营销:提升全国性曝光
通过赞助苏超赛事、举办“百亿国缘”全国化战略推介会等活动,尝试突破地域标签。但营销活动仍以环江苏为核心,全国性媒体(如央视、高铁广告)投入不足,品牌声量尚未形成全国性覆盖。
总结:现有举措在环江苏市场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受限于品牌、产品、渠道的结构性问题,全国化进程仍滞后于行业平均水平。
参考舍得酒业、古井贡酒等区域性酒企全国化案例,其成功要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对今世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品牌故事:从地域文化到普适价值的升华
舍得酒业通过“老酒战略”重塑品牌定位,将“川酒文化”与“时间沉淀”结合,打造“中国高端文化白酒”形象,突破地域标签;古井贡酒则依托“中华老字号”历史,强化“年份原浆”的品质认知,实现从“安徽酒”到“全国酒”的跨越。
产品矩阵:全价位覆盖+大单品引领
古井贡酒通过“古20”(次高端)、“古8”(中端)等大单品覆盖不同价格带,以高端产品提升品牌势能,带动中低端产品动销;舍得酒业推出“智慧舍得”“品味舍得”等全国性大单品,匹配不同地区消费者的价格需求。
渠道模式:从“经销商代理”到“厂商深度绑定”
舍得酒业采用“厂商+经销商+终端”的数字化渠道管理体系,通过数据工具监控终端动销,动态调整经销商政策;古井贡酒在省外市场推行“平台商+办事处”模式,厂家直接参与终端维护,提升渠道掌控力。
组织保障:灵活团队与市场响应机制
全国化成功的酒企普遍具备“总部强支持+区域灵活执行”的组织架构,例如舍得酒业设立区域事业部,赋予地方团队更多自主权,快速响应区域市场需求。
结合现状分析、原因诊断及竞品经验,提出以下突破路径建议:
今世缘省外收入占比低的核心矛盾在于“地域品牌认知”“产品适配性”“渠道掌控力”三大短板。通过品牌价值升维、产品矩阵优化、渠道模式创新及核心市场深耕,有望突破全国化瓶颈。短期需聚焦环江苏及第二阶段核心市场,中期通过大单品和品牌高端化提升全国认知,长期实现从“区域强势品牌”到“全国高端品牌”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