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下旬 柳药集团流动比率低于1原因分析:行业特性与财务结构

深度解析柳药集团流动比率长期低于1的核心原因,包括高应收账款/存货占用与高应付账款/短期融资的行业特性,以及公司财务结构的具体拆解,帮助投资者全面评估其短期偿债能力。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柳药集团流动比率低于1的深度归因分析报告

一、核心结论

柳药集团(603368.SH)流动比率长期低于1(2020-2024年维持在0.90-0.96),主要由业务模式决定的高应收账款/存货占用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及短期融资高占比共同驱动,同时符合医药流通行业“高资金周转压力”的普遍特征。尽管流动比率低于1,但需结合行业特性与公司现金流状况综合评估其短期偿债风险。


二、流动比率低于1的定量拆解:财务结构视角

流动比率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若该指标低于1,意味着流动资产不足以覆盖流动负债。通过对柳药集团2024年年报数据的拆解,可明确其核心矛盾点。

(一)历史趋势:长期低于1的持续性特征

根据2020-2024年数据(见图1),柳药集团流动比率始终在0.90-0.96区间波动,速动比率(扣除存货后的流动性)则更低(0.60-0.65)。这表明:

  • 流动比率低于1是柳药集团长期存在的财务特征,而非短期波动;
  • 速动比率与流动比率的显著差距(约0.3),反映公司流动资产对存货的依赖性较高,存货周转效率直接影响短期偿债能力。

image

(二)2024年财务构成: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双向挤压”

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柳药集团流动资产合计57.12亿元,流动负债合计57.37亿元,流动比率0.99(略低于1)。具体科目拆解如下:

1.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与存货占用超70%资金
流动资产中,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27.51亿元,占比48.16%)和存货(11.47亿元,占比20.09%)为前两大科目,合计占比68.25%。这两类资产的共同特点是变现周期长

  • 应收账款:医药流通行业通常需给予下游医院、药店较长信用期(如3-6个月),导致资金回笼慢;
  • 存货:药品/医疗器械需保持一定库存以满足终端需求,但库存周转受采购周期、销售节奏影响,变现效率低于货币资金。

2.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与短期融资占比超90%
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28.77亿元,占比50.18%)、应付票据(11.80亿元,20.57%)和短期借款(10.90亿元,19.01%)为前三大科目,合计占比89.76%。这三类负债的共同特点是需短期偿还

  • 应付账款:对上游供应商的采购欠款,通常需在3个月内支付;
  • 应付票据:基于商业信用的短期支付工具(如6个月内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
  • 短期借款: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的1年期内贷款,需到期还本付息。

关键矛盾:流动资产中近70%为变现周期长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而流动负债中近90%为需短期偿还的应付账款、票据及借款,导致“长资产”与“短负债”的期限错配,最终表现为流动比率低于1。


三、行业对比:低于1并非个例,反映行业共性特征

选取医药流通行业头部企业(上海医药、九州通、国药一致)进行横向对比(见图2),柳药集团2024年流动比率(0.90)在行业中处于中下游水平,但并非极端案例:

公司名称 流动比率(2024年) 行业定位
上海医药 1.13 全国性龙头,资金实力强
九州通 1.09 民营流通龙头,供应链效率高
柳药集团 0.90 区域龙头(广西为主)
国药一致 0.88 区域龙头(广东为主)

image

行业共性解释
医药流通行业的核心商业模式是“低毛利、高周转”(行业毛利率约4-5%),企业需通过扩大销售规模提升利润,但这也导致:

  • 高应收账款:为维持客户关系,需给予下游较长账期(如医院因医保回款周期长,进一步延长对流通商的付款周期);
  • 高应付账款:向上游供应商争取信用期(如药品生产企业为扩大销售,允许流通商延迟付款);
  • 依赖短期融资:因应收账款回笼慢、存货占用高,需通过短期借款或票据融资补充营运资金。

因此,流动比率略低于1是医药流通行业(尤其是区域龙头)的普遍财务特征,反映了行业“资金中介”的本质——通过负债端(应付账款、短期借款)融资,支撑资产端(应收账款、存货)的扩张。


四、风险提示与综合评估

尽管流动比率低于1,但需结合以下因素综合判断柳药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

  1. 现金流状况: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若为正(需结合具体财报数据),可通过日常销售回款覆盖短期负债;
  2. 应收账款质量:若主要客户为公立医疗机构(信用风险低),坏账率可控;
  3. 融资能力:公司资产负债率(2024年62.48%)处于行业中等水平,银行授信额度充足,短期再融资压力较小。

五、结论与投资启示

柳药集团流动比率长期低于1,本质是医药流通行业“高应收账款/存货占用+高应付账款/短期融资”商业模式的体现,并非公司个体财务恶化的信号。对于投资者而言:

  • 短期关注: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若持续增加,可能加剧流动性压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需覆盖短期负债到期规模);
  • 长期逻辑:公司通过SPD项目(供应链管理服务)优化业务结构,若能缩短应收账款周期、提升存货周转效率,流动比率有望逐步改善;
  • 行业对比:与同区域的国药一致(0.88)相比,柳药集团流动比率略高,短期偿债能力相对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