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饮料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7.22%,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全国化市场扩张及成本端压力缓解。电解质饮料等新品类爆发式增长成为核心增量来源。
东鹏饮料(605499.SH)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7.22%(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增幅33.48%-41.57%),主要由收入端多维度扩张(产品结构优化、区域市场突破、渠道精细化运营)与成本端压力缓解(原材料价格下降)及费用管控能力提升共同驱动。其中,电解质饮料等新品类的爆发式增长、全国化市场扩张带来的区域收入高增,以及原材料成本下行对毛利率的支撑,是核心增量来源。
根据业绩预告及券商研报数据,2025年上半年东鹏饮料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06.3-108.4亿元,同比增长35.01%-37.68%,收入增速与净利润增速基本匹配,表明收入扩张是利润增长的核心基础。收入增长的具体驱动如下:
产品结构优化:能量饮料基本盘稳固,新品类爆发式增长
公司核心大单品“东鹏特饮”(能量饮料)作为基本盘保持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83.61亿元(占比77.91%),同比增长21.91%,延续了其在功能饮料市场的龙头地位。
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品类的贡献:电解质饮料(如“补水啦”)成为新增长极,上半年收入14.93亿元(占比从6.05%提升至13.91%),同比大增213.71%;其他饮料(茶、植物蛋白、咖啡等)收入8.77亿元(占比8.18%),同比增长66.24%。多品类矩阵的完善有效覆盖了多元化消费需求,推动收入结构从“单一大单品依赖”向“多品类协同”升级。
全国化战略推进:区域市场突破,省外增速领跑
公司持续推进全国化扩张,除传统优势市场广东外,华北、西南等省外市场增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5年上半年,华北、西南区域营收分别为17.08亿元、12.82亿元,同比增长73.03%、39.76%,远超全国平均增速(约35%-37%)。这一表现得益于公司“冰柜投放+冰冻化建设”策略提升终端动销,以及渠道下沉(县级市、乡镇市场)的深化,有效打开了低线市场的增量空间。
渠道精细化运营:线上与重客渠道贡献增量
公司以“动销指导相关的经营活动”为核心,加强渠道精细化管理。线上渠道(电商平台)与重客渠道(大型连锁商超、便利店)表现突出:2025年上半年线上渠道收入2.90亿元(同比+53.80%),重客及其他渠道收入12.53亿元(同比+44.03%),增速显著高于传统线下渠道,反映出公司对新兴消费场景的快速响应能力。
尽管收入高增是利润增长的主因,但成本端压力缓解与费用管控能力的优化进一步放大了利润弹性:
原材料成本下降,毛利率稳中有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原材料(PET、白砂糖)价格同比下降,叠加规模效应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推动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44.60%(测算值)微升至45.15%(2025H1)。其中,PET作为包装材料的核心成本项,其价格下行直接降低了单瓶生产成本;白砂糖作为甜味剂的主要原料,价格回落则进一步优化了配方成本。
费用管控有效,净利率小幅提升
公司在全国化扩张过程中,销售费用率因冰柜投放、渠道推广等投入同比微升0.1pct至15.66%,但管理费用率(2.41%)同比下降0.04pct,研发费用保持合理增长。整体费用率基本稳定,叠加毛利率提升,推动净利率从2024H1的21.98%微升至22.12%(2025H1),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夏季是功能饮料(如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的传统消费旺季,终端渠道备货积极性高,叠加公司“冰冻化建设”策略(提升产品在终端冷柜的曝光率),进一步刺激了消费者即时购买需求,推动上半年销量环比、同比均实现显著增长。
需关注后续原材料价格波动(如PET受国际油价影响可能反弹)、新品类市场接受度(如“补水啦”能否持续高增长)及全国化扩张的持续性(低线市场消费力是否稳定)。
东鹏饮料2025年上半年的高增长验证了其“大单品+多品类”战略的有效性,以及全国化扩张的执行力。未来,若新品类(如电解质饮料)能持续贡献增量、全国化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叠加成本端压力可控,公司有望维持中高速增长。建议关注其下半年旺季动销数据及新品推广进展,以判断增长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