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鹏汽车G7上市如何通过销量扩张与成本优化双轮驱动提升毛利率,预计2025年Q4毛利率或达15%-18%。
小鹏汽车G7作为定位“走量”的家庭SUV车型,凭借其亲民定价(19.58-22.58万元)、多项降本技术(如自研芯片、供应链垂直整合等)以及市场高热度(上市9分钟大定破万、周销量1900辆登顶细分市场),有望通过“销量规模扩张”与“单车成本优化”双轮驱动,推动公司整体毛利率进一步提升。结合历史数据(2024年Q1毛利率已回升至12.9%)及当前经营改善趋势,G7或成为小鹏汽车毛利率从“修复”转向“持续增长”的关键增量。
要评估G7对毛利率的影响,需先明确小鹏汽车历史毛利率的波动特征及核心驱动因素。
根据金灵量化数据库数据,2022年Q1至2024年Q1,小鹏汽车季度毛利率呈现显著波动性(如图1所示):
图1:小鹏汽车(XPEV.US)2022Q1-2024Q1季度毛利率变化趋势
G7作为小鹏汽车2025年重点推出的家庭SUV车型,其对毛利率的提升可从“收入端”(销量规模与定价)和“成本端”(单车成本控制)两方面分析。
G7的市场定位为“家庭SUV走量车型”,官方指导价19.58-22.58万元,价格区间精准覆盖25万元级纯电SUV主流市场(与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宋PLUS等竞品直接竞争)。这一定位决定了其核心目标是通过高销量贡献收入规模,而非依赖高端溢价。
从市场反馈看,G7上市后表现强劲:
若G7能维持当前订单热度(假设月均销量稳定在8000-10000辆),其收入贡献将显著提升小鹏汽车整体营收规模,而规模扩张是毛利率改善的重要前提(固定成本摊薄效应)。
G7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定价,更在于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的单车成本优化。具体降本技术及效果如下:
上述技术的综合应用,预计可使G7单车成本较小鹏旧车型(如G3i)降低约15%-20%。若G7销量占比提升(假设2025年Q4占总销量30%以上),将直接拉低公司整体单车成本,从而提升毛利率。
2023年Q4至2024年Q1,小鹏汽车毛利率从-6.1%(2023Q3)快速回升至12.9%(2024Q1),核心驱动因素正是新车型G6、G9的上市(2023年Q3起交付)带来的销量增长(2023Q4营收同比+154%)与成本优化(SEPA 1.0平台降本)。G7作为小鹏汽车在SEPA 2.0平台上的首款车型(未明确提及但技术复用性强),其技术降本效果与市场接受度均优于此前车型,因此新车型驱动毛利率修复的逻辑具备可复制性,且力度可能更强。
尽管G7对毛利率的提升预期积极,但需关注以下潜在风险:
小鹏汽车G7凭借“走量定位+成本优化技术+高订单热度”,有望成为公司毛利率从“修复”转向“持续增长”的关键增量。结合历史数据(2024年Q1毛利率12.9%)及当前经营改善趋势(管理层预计2025年Q4盈利),若G7销量稳定(月销8000辆以上)且成本控制目标达成,预计2025年Q4小鹏汽车整体毛利率有望提升至15%-18%区间。
投资启示:关注G7后续销量爬坡进度(尤其是高配置版本占比)及季度财报中“单车收入-单车成本”的边际变化,若数据持续超预期,可进一步确认毛利率改善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