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马智行183.6%的研发费用占比是否合理,对比行业基准,探讨L4自动驾驶技术高投入的阶段性必要性及潜在商业化风险。
小马智行当前技术研发费用占比显著高于行业可比公司,但结合其所处的自动驾驶L4技术攻坚阶段、商业化初期的高投入特性及技术成果转化效率来看,其高研发投入具有阶段性合理性。然而,需警惕其营收增速与研发投入增速的匹配性,以及长期亏损对现金流的压力。
根据搜索分析师获取的公开信息(2024年及2025年Q1数据):
为建立行业参考,我们选取A股中与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技术相关的两家代表性上市公司(德赛西威、中科创达),计算其最近三个财年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数据来源:金灵量化数据库):
公司名称 | 2022年研发占比 | 2023年研发占比 | 2024年研发占比 | 平均研发占比 |
---|---|---|---|---|
中科创达 | 15.55% | 18.13% | 19.09% | 17.59% |
德赛西威 | 10.80% | 9.05% | 8.17% | 9.34% |
行业特征总结:
对比结论:小马智行2024年研发占比(183.6%)远超行业可比公司,2025年Q1甚至进一步攀升至289.2%,绝对值显著偏高。
小马智行核心业务为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商业化(暂未涉及L5)。L4级自动驾驶需实现“限定场景下的完全自动驾驶”,技术门槛极高,需在感知算法、决策控制、车路协同等领域持续投入。根据行业共识,L4技术从研发到规模化商用的周期通常为8-10年,且需累计数千万公里的路测数据验证安全性(小马智行2024年已完成超200万公里路测)。因此,技术攻坚阶段的高研发投入是行业共性。
小马智行于2024年11月完成IPO,当前仍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
在此阶段,公司需通过高研发投入维持技术领先性(如全球首个L4车规级域控制器、4颗英伟达Orin X芯片实现L4自动驾驶),同时支撑路测、数据积累及硬件迭代,高研发投入是抢占市场份额的必要代价。
尽管研发占比极高,但小马智行的研发投入已体现出一定效率:
2024年小马智行营收仅7503万美元(同比增长4.3%),而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4%;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11.6%,但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8%。若未来营收增速无法显著提升,高研发投入将持续推高净亏损(2024年净亏损2.75亿美元,2025年Q1净亏损同比扩大79.8%),可能导致现金流压力。
自动驾驶L4技术的商业化依赖政策(如路权开放)、基础设施(如车路协同)及用户接受度等外部因素。若Robotaxi或合作量产业务进展不及预期,高研发投入的“回报周期”将进一步延长,可能影响公司长期可持续性。
小马智行当前研发费用占比(2024年183.6%)显著高于行业可比公司,但结合其所处的L4技术攻坚阶段、商业化初期特性及研发效率,高投入具有阶段性合理性。然而,其营收增速与研发投入增速的不匹配性,以及商业化进展的不确定性,需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