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股息率可持续性分析报告
一、核心结论
中国平安的股息率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基础,但受盈利波动、现金流稳定性及外部环境影响,需密切关注未来业务修复与政策执行情况。其历史分红意愿较强,现金流覆盖充足,且管理层明确承诺维持稳定分红政策;但近年盈利与现金流的波动、行业监管趋严及利率下行风险,可能对短期分红力度形成制约。长期来看,若“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落地及寿险改革成效持续释放,其股息率有望保持稳健。
二、历史分红表现与趋势
1. 股息率与分红政策的历史演变
根据金灵量化数据库2015-2024年数据(2024年因年报未发布暂为0),中国平安的股息表现呈现以下特征:
- 每股股息(税前):2015-2019年稳步增长(0.75元→2.20元),2020-2021年维持高位(2.20元、2.38元),2022-2023年调整至1.50元。这一波动与公司盈利周期密切相关(2019年归母净利润达2026.85亿元峰值,2020-2021年因宏观环境及投资端压力下滑)。
- 年度股息率(以年末股价计算):2015-2021年从2.20%升至4.81%(2021年因股价下跌至49.5元推高股息率),2022-2023年回落至3.25%-3.67%,仍高于多数上市险企(如中国人寿2.89%、新华保险2.85%)。
- 股利支付率:2015-2021年从17.7%升至49.3%(2021年因净利润下滑被动提升),2022-2023年回落至30%-32%,符合“30%-50%”的合理区间(见图1-3)。
总结:历史分红表现与盈利周期高度相关,2022年后的调整更多是对盈利波动的适应性策略,而非分红意愿下降。

图1:中国平安2015-2024年每股股息(税前)

图2:中国平安2015-2024年年度股息率(年末股价计算)

图3:中国平安2015-2024年股利支付率
三、财务健康与分红保障能力
1. 盈利与现金流的支撑力度
- 归母净利润:2015-2019年复合增速27.2%(从775.83亿元增至2026.85亿元),2020-2021年因投资端承压(权益市场波动、长端利率下行)下滑至1016.16亿元,2022年回升至1229.02亿元,但2023年再次下降12%至1081.67亿元(见图4)。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15-2023年始终为正(最低485.90亿元),但波动性较大(2020-2021年同比下滑23.8%,2022年因产险保费增长回升63.2%)。
分红现金流覆盖率(经营现金流/分红总额):2015-2023年始终大于1(最低1.20,2021年),表明经营现金流对分红的覆盖能力充足(见图5)。尽管2019-2021年因分红力度加大导致覆盖率下降,但2022-2023年回升至1.87-2.54,显示现金流压力有所缓解。
结论:盈利与现金流的波动是近年分红调整的主因,但核心指标(净利润、现金流)未出现持续恶化,分红的“家底”依然厚实。

图4:中国平安2015-2023年归母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

图5:中国平安2015-2023年分红现金流覆盖率
2. 偿付能力与资本约束
保险公司分红需满足偿付能力监管要求(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尽管未获取中国平安近5年完整数据,但作为头部险企,其偿付能力通常远高于监管红线(例如2023年行业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0%)。此外,“偿二代”二期工程虽强化资本管理,但平安凭借多元化业务(寿险、产险、银行、资管)和稳健的投资策略(固收类资产占比超70%),资本补充能力较强,对分红的约束有限。
四、未来可持续性的关键驱动与风险
1. 政策与管理层承诺:明确的分红意愿
中国平安通过《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明确了分红框架:
- 2021-2023年:累计分红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 2024-2026年:每年分红占上年度归母净利润的20%-50%(2023年实际支付率约40%)。
管理层多次强调“稳定、可持续的现金分红”,并表示“寿险改革成效显现后,分红水平有望提高”(2022年业绩会)、“未来三年高质量增长将支撑分红”(2024年投资者问答)。
2. 盈利增长潜力:战略转型与业务修复
-
正面驱动:
- 寿险改革深化:代理人队伍质量提升(2023年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22%)、产品结构优化(高价值率的储蓄型、健康险占比提升),推动新业务价值(NBV)持续增长(2023年NBV同比+14.3%);
- 综合金融+医疗健康:“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养老”生态协同效应显现,客户交叉渗透率提升至40%以上,贡献稳定的营运利润(2023年集团营运利润同比+5.1%);
- 投资端改善:2024年长端利率企稳(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2.6%以上)、权益市场回暖,投资收益有望修复。
-
负面风险:
- 宏观经济下行:居民消费意愿疲软可能抑制寿险新单销售;
- 长端利率波动:若利率持续下行,固收类资产再投资收益承压,可能加剧利差损风险;
- 市场波动:权益市场回调可能拖累净利润,间接影响分红力度。
3. 监管环境:规范中强化稳健性
- “偿二代”二期要求险企更审慎评估风险资本,可能限制中小险企分红,但平安作为资本充足的龙头,受影响较小;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规范分红险分红机制(如要求论证分红水平合理性),虽短期约束激进分红,但长期有助于行业稳健发展,保障平安等龙头的可持续分红能力。
五、投资启示
中国平安的股息率可持续性可从以下维度综合判断:
- 短期(1-2年):盈利与现金流的修复是关键。若寿险改革成效持续释放(NBV增速维持10%以上)、投资端收益企稳(净投资收益率≥4.5%),分红力度有望保持30%-40%的支付率,股息率维持在3%-4%区间。
- 中长期(3-5年):“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的落地将推动营运利润稳定增长(目标年化增速5%-8%),叠加管理层对分红的明确承诺,股息率具备稳步提升的基础。
风险提示: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复苏节奏、长端利率走势及寿险新单销售情况,若盈利持续下滑或现金流覆盖率低于1.2,可能触发分红政策调整。
结论:中国平安的股息率具备可持续性基础,其历史分红意愿明确、现金流覆盖充足,且战略转型与业务修复有望支撑未来盈利增长。投资者可关注其2024年业绩修复进度及分红政策执行情况,以判断股息率的长期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