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中旬 科马材料研发费用率下滑分析:行业趋势与潜在风险

分析科马材料2022-2024年研发费用率下滑趋势,探讨其背后的行业需求变化与短期盈利改善因素,评估长期技术竞争力风险及投资启示。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2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科马材料研发费用率下滑分析报告

一、公司背景概述

科马材料(全称:浙江科马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干式离合器摩擦片及湿式纸基摩擦片研发、生产与销售的股份制企业,主要致力于新型摩擦材料的开发应用。截至2025年8月,公司尚未在A股或美股上市,但其北交所上市申请已获上市委会议通过。作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科马材料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研发体系较为完善。

二、研发费用率趋势验证:下滑趋势明确

研发费用率(研发投入/营业收入)是衡量企业创新投入强度的核心指标。根据招股书及行业分析数据,科马材料2022-2024年研发费用率呈现逐年下滑趋势:

  • 2022年:研发投入1368.20万元,研发费用率6.77%;
  • 2023年:研发投入1305.53万元(同比微降4.6%),研发费用率6.56%(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
  • 2024年:研发投入1372.40万元(同比增长5.1%),但研发费用率降至5.51%(同比大幅下降1.0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有所回升,但由于当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16%(从2023年的1.99亿元增至2.49亿元),研发费用率仍因收入增速快于研发投入增速而显著下滑。

此外,横向对比同行(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2022-2024年分别为7.03%、7.58%、7.79%),科马材料研发费用率始终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差距随时间扩大(2024年差距达2.28个百分点),反映其创新投入强度在行业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三、研发费用率下滑的潜在原因分析

结合行业环境与公司财务表现,研发费用率下滑的驱动因素可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1. 行业需求结构变化:传统产品应用场景收缩

科马材料的核心产品(干式离合器摩擦片)主要应用于传统燃油车变速箱系统。随着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已超40%),纯电动车无需传统变速箱,导致干式离合器摩擦片的市场需求面临长期收缩压力。公司2023年用于混合动力领域的湿式纸基摩擦片收入仅147.30万元(营收占比0.76%),显示其在新能源相关产品的市场拓展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在此背景下,公司可能调整了研发资源分配策略,减少对传统摩擦材料的投入,转而探索新应用场景(但目前投入效果尚未体现在数据中)。

2. 短期盈利改善:毛利率回升降低研发投入紧迫性

2023年起,科马材料毛利率呈现回升趋势(具体数值未公开),主要得益于两方面:一是高毛利的干式挤浸工艺产品收入占比提升;二是部分原材料采购价格下降。毛利率改善缓解了公司通过研发降本或开发新品的短期压力,可能导致管理层对研发投入的优先级有所调整。公司在招股书中提及“当前研发投入占比基本符合预期”,侧面反映其对当前投入强度的认可。

四、风险与影响评估

研发费用率下滑虽未直接导致公司短期业绩承压(2024年营收、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5.16%、55.22%;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11.37%、30.68%),但长期来看仍需关注以下风险:

  • 技术迭代风险:若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摩擦材料的替代加速,而公司在混合动力/新场景摩擦材料的研发投入不足,可能导致其技术储备落后于同行;
  • 竞争力弱化风险:研发费用率持续低于行业均值,可能影响公司在高端市场(如国际品牌替代)的竞争力,限制长期增长空间。

五、结论与投资启示

结论:科马材料2022-2024年研发费用率确呈下滑趋势,主要受行业需求结构变化(新能源汽车替代)及短期盈利改善驱动。尽管公司当前研发体系稳定且产品性能达标,但长期创新投入强度不足可能对其技术竞争力构成潜在挑战。

投资启示

  1. 关注公司北交所上市后的研发投入规划,尤其是新能源相关摩擦材料(如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配套产品)的研发进展;
  2. 需警惕传统业务需求收缩与研发投入不足的“双杀”风险,若未来营收增速放缓而研发投入未同步提升,研发费用率可能进一步下滑;
  3. 横向对比同行时,需结合公司产品结构(如高毛利产品占比)综合判断其研发投入的合理性,避免单一指标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