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中旬 海辰储能产能利用率下滑原因及行业影响分析

分析海辰储能产能利用率下滑的核心原因,包括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战、激进扩产及海外业务变数,探讨其对储能行业及投资者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2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海辰储能产能利用率下滑原因分析报告

一、行业背景与公司经营现状概述

海辰储能作为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第三的企业(2025年上半年数据,鑫椤资讯),其产能利用率的波动与储能行业的宏观环境及自身经营策略密切相关。当前,全球储能行业正处于“高增长与高竞争”并存的阶段: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上半年爆发式增长(1-10月新增并网项目规模达2.37GW/5.31GWh),但下半年装机量同比下滑45.82%(按容量口径);海外市场(如欧洲、美国、东南亚等)因电价上涨、电力供应不稳定等因素需求逐步释放,但2024年全球储能行业规划产能已超1000GWh,而实际需求仅约480GWh,产能过剩率达40%。在此背景下,海辰储能的产能利用率下滑是行业普遍性问题与公司特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产能利用率下滑的核心原因分析

(一)行业性产能过剩与价格战:需求增速不及供给扩张,企业盈利承压

当前国内储能行业已陷入“供给过剩-价格战-盈利恶化”的恶性循环。2023年初至2024年中,磷酸铁锂储能电芯价格跌幅超50%,海辰储能的储能电池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0.8元/Wh大幅降至2024年的0.3元/Wh。价格战直接导致行业内企业营收增速放缓、毛利率承压:海辰储能国内收入因市场竞争加剧而下滑,主营业务增长停滞,企业为避免库存积压被迫降低产能利用率。

这一现象是行业普遍性问题。据行业数据,2024年全球储能需求约480GWh,但行业规划产能已超1000GWh,过剩率达40%。产能供给远大于实际需求,企业需通过调整产能利用率来平衡库存与现金流,海辰储能作为行业头部企业亦难以独善其身。

(二)激进产能扩张:产能规划与市场需求脱节,利用率被动下滑

海辰储能的产能扩张节奏显著快于市场需求增长。截至2024年末,其设计年产能已达62GWh(有效年产能49.7GWh),并计划到2026年将总设计产能提升至超100GWh。然而,全球储能需求增速(2024年约480GWh)远低于行业整体产能扩张速度(规划产能超1000GWh),导致其新增产能难以被市场消化。

这种“产能超前布局”策略虽旨在抢占未来市场份额,但短期内却加剧了供需失衡。以海辰储能为例,其有效产能(49.7GWh)已接近2024年全球需求的10%,但实际订单增速无法匹配产能释放节奏,最终表现为产能利用率下滑。这是公司特有的经营策略与市场需求错配导致的结果。

(三)出海业务变数:核心客户破产与政策风险冲击海外订单

海辰储能近年重点布局海外市场,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达28.6%,且毛利率(42.3%)显著高于国内市场。然而,其出海业务近期遭遇两大关键变数:

  1. 核心客户破产:2025年6月,美国储能巨头Powin因经营危机申请破产。Powin与海辰储能曾签署合计超20亿元的采购协议,其破产直接影响了海辰储能的境外订单交付与回款,导致部分产能因订单减少而闲置。
  2. 政策环境变化:特朗普上台后大幅削减清洁能源补贴,美国储能市场需求预期下调,打乱了海辰储能的海外扩张节奏。此外,其美国工厂(规划年产10GWh)原计划2025年7月全面投产,但政策不确定性导致订单落地速度放缓,新增产能短期难以释放。

这两大变数直接冲击了海辰储能的高毛利海外业务,进而拖累整体产能利用率。

三、结论与投资启示

海辰储能产能利用率下滑是“行业产能过剩与价格战”的普遍性问题,与“激进扩产、出海业务变数”的公司特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来看:

  • 行业层面:储能行业已进入“供给过剩-价格竞争”阶段,企业需通过调整产能利用率来应对盈利压力;
  • 公司层面:其激进的产能扩张策略与海外业务的不确定性放大了行业风险,导致产能利用率下滑幅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对投资者的启示

  1. 短期需关注储能行业产能出清进度及价格战拐点,若行业需求增速(如2025年工商业储能新场景落地)无法匹配供给,产能利用率低迷可能持续;
  2. 长期需跟踪海辰储能的产能消化能力(如海外市场拓展、客户结构优化)及技术壁垒(其研发投入超1100人,专利布局超3900项),技术优势或成为未来产能利用率回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