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赴集团业绩连续下滑原因分析:分拆后整合与品牌挑战

深度解析科赴集团(Kenvue, KVUE.US)业绩连续下滑的核心原因,包括分拆上市成本冲击、核心品牌竞争力弱化、通胀压力及行业竞争加剧,提供投资启示与未来展望。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2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科赴集团(Kenvue, KVUE.US)业绩连续下滑的深度分析报告

一、公司背景与研究范围说明

科赴集团为国际知名消费健康公司Kenvue的中文译名,其前身为强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消费健康业务部门,于2023年5月完成分拆并独立上市(美股代码:KVUE.US)。本文基于Kenvue自IPO以来的财务数据及公开信息,从量化事实与定性原因两方面,系统分析其业绩连续下滑的核心驱动因素。


二、业绩下滑的量化事实:财务与市场表现双承压

(一)核心财务指标:2023年下半年显著下滑,后续增长乏力

根据金灵量化数据库提供的季度财务数据(2023Q2至2025Q1),Kenvue的业绩下滑主要体现在以下维度:

  1.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2023年下半年环比连续下滑

    • 2023年Q3(9月)营业收入环比下降1.46%,净利润环比下降4.40%;
    • 2023年Q4(12月)营业收入环比大幅下滑7.14%,净利润环比降幅扩大至24.40%;
    • 2024年Q1(3月)虽短暂反弹(营收环比+6.89%、净利润+22.57%),但2024年Q3(9月)营收再次环比下滑1.51%,净利润环比下降4.38%;
    • 2025年Q1(3月)营收同比仅增长0.13%,净利润同比增长0.37%,显示长期增长动能不足。
  2. 盈利能力:利润率波动下行

    • 毛利率从2023Q2的59.84%微降至2025Q1的59.18%,期间最大单季环比降幅达0.62%(2023Q4);
    • 营业利润率从2023Q2的23.68%持续下滑至2023Q4的20.53%(环比降幅10.27%),2024年虽有反弹,但2025Q1仅恢复至22.41%,仍低于IPO初期水平。

(二)市场表现:股价长期下行,反映投资者信心不足

Kenvue自IPO以来的股价走势(见图1)呈现明显的空头趋势:

  • 长期趋势:上市初期(2023年5-6月)股价震荡后,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初持续下跌,2024年Q1触及低点;
  • 均线形态:50日均线(蓝色)与200日均线(红色)长期呈现空头排列(50日均线在200日均线下方),且多次形成“死亡交叉”(50日均线下穿200日均线),技术面释放强烈看跌信号;
  • 财报反应:财报发布后股价波动未扭转下行趋势,市场对业绩改善的持续性存疑。

image
图1:Kenvue (KVUE.US) 上市至今日K线图(叠加50日、200日均线)


三、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分析

(一)内部因素:分拆后整合压力与核心品牌竞争力弱化

  1. 分拆上市的短期成本冲击
    自2023年从强生分拆独立后,Kenvue面临激进投资者推动的架构调整需求(如资产估值、人员安置)、战略评估期的业务重组(品牌剥离、产品线优化)等,直接增加了重组成本与运营投入。例如,2023年Q4至2024年Q1,公司为提升业绩加大市场推广与研发投入,但短期未能转化为收入增长,反而拖累利润。

  2. 核心品牌市场表现疲软
    Kenvue旗下核心品牌(如李施德林、露得清)在新兴品牌竞争下市场份额持续流失:

    • 李施德林:作为传统漱口水龙头,近年受NYSCPS/参半、SPDCare/舒倍登等新兴口腔护理品牌冲击,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显著下降;
    • 露得清:皮肤健康与美容业务部门销售额下滑幅度最大,品牌在消费者“品质型消费”升级趋势中未能及时调整定位,导致市场吸引力不足。

(二)外部环境:通胀压力与行业竞争加剧

  1. 通胀对成本端与消费端的双向挤压

    • 成本端:原材料、人力、运输成本因通胀持续上涨(2025年食品类支出较2022年高17%),直接压缩毛利率;
    • 消费端: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更倾向选择商超自有品牌、折扣店等性价比产品,Kenvue的中高端定位产品需求被分流。
  2. 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全球消费健康行业虽整体增长,但竞争从“产品/流量”转向“认知匹配”能力。新兴品牌通过精准定位(如功能性护理、年轻化营销)快速抢占市场,而Kenvue部分产品未及时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如服务型消费占比提升),导致需求增长滞后。

(三)市场与分析师观点:战略与管理短板凸显

主流金融机构指出,Kenvue的业绩下滑还与以下战略短板相关:

  • 广告与研发投入不足:公司计划将销售额的11%用于广告,但分析师认为需15%左右的投入才能稳定业务;研发投入亦未匹配行业创新需求;
  • 业务多元化失衡:仅一半业务来自高增长的消费者健康类别,其余品类(如经期护理、漱口水)增长缓慢,被称为“负多元化”;
  • 管理层适应性不足:核心管理层多来自强生,可能难以推动文化变革以应对独立运营后的新挑战;
  • 后疫情需求正常化:感冒、流感等自我护理产品需求从疫情高峰期回归常态,导致相关产品线增速放缓。

四、结论与投资启示

(一)核心结论

Kenvue的业绩连续下滑是内部整合压力、核心品牌竞争力弱化、外部通胀与竞争加剧,以及战略管理短板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2024年后部分季度环比改善,但同比增长微弱、股价长期低迷,反映市场对其长期增长信心不足。

(二)投资启示

  1. 关注品牌复苏进展:李施德林、露得清等核心品牌的市场份额能否止跌回升,是判断业绩拐点的关键;
  2. 跟踪成本控制效果:通胀背景下,公司能否通过供应链优化或定价策略调整缓解成本压力,将直接影响利润率修复;
  3. 观察管理层战略调整:管理层若能推动广告/研发投入提升、业务结构优化(聚焦高增长品类),或有望扭转市场预期;
  4. 警惕技术面风险:当前股价仍处空头趋势,50日均线未有效上穿200日均线前,需谨慎对待短期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