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若羽臣近5年境外收入占比波动趋势,从2020年8.11%至2024年7.22%,揭示业务结构调整与国际化战略影响,展望H股上市后的全球化布局潜力。
若羽臣近5年(2020-2024年)境外收入占总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呈现显著波动特征,具体表现为:2020-2021年小幅下降(8.11%→7.82%),2021-2023年持续上升(7.82%→12.65%),2023-2024年大幅回落(12.65%→7.22%)。整体未形成持续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其波动与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国内外市场拓展节奏密切相关。结合公司近期筹划H股上市的国际化战略,未来境外收入占比的长期趋势需关注其全球化布局落地效果。
根据金灵量化数据库提供的若羽臣近5年主营业务收入按地区划分数据(表1),境外收入占比的具体变化如下:
年份 | 境内收入(元) | 境外收入(元) | 总主营业务收入(元) | 境外收入占比(%) |
---|---|---|---|---|
2020 | 8.47亿 | 2.89亿 | 35.56亿 | 8.11 |
2021 | 9.75亿 | 3.14亿 | 40.12亿 | 7.82 |
2022 | 8.09亿 | 4.08亿 | 38.23亿 | 10.67 |
2023 | 8.48亿 | 5.18亿 | 40.98亿 | 12.65 |
2024 | 12.56亿 | 5.10亿 | 70.63亿 | 7.22 |
趋势阶段分析:
2020-2021年:小幅下降(8.11%→7.82%)
此阶段境外收入绝对值从2.89亿增长至3.14亿(+8.5%),但境内收入增速更快(8.47亿→9.75亿,+15.1%),叠加总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5.56亿→40.12亿,+12.8%),导致境外收入占比小幅回落。
2021-2023年:持续上升(7.82%→12.65%)
境外收入增速显著高于境内及总收入增速:境外收入从3.14亿增至5.18亿(+65.0%),境内收入仅从9.75亿增至8.48亿(-13.0%),总主营业务收入从40.12亿增至40.98亿(+2.1%)。这一阶段境外收入占比的提升,反映公司对海外业务的资源倾斜。
2023-2024年:大幅回落(12.65%→7.22%)
境外收入绝对值略有下降(5.18亿→5.10亿,-1.5%),而境内收入因业务扩张大幅增长(8.48亿→12.56亿,+48.1%),总主营业务收入因境内收入拉动增长至70.63亿(+72.3%),导致境外收入占比显著回落。
结合公司战略布局与业务模式,境外收入占比的波动可从以下维度解释:
业务模式特性:以“引进来”为主,收入来源集中于国内
若羽臣的核心业务是为海外品牌提供中国市场的数字化代运营及经销服务(如天猫国际、抖音等渠道),其收入本质上是“服务海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运营收入”,因此收入主体仍来自国内市场。境外收入(占比)更多反映公司服务的海外品牌数量或单品牌收入规模的变化,而非直接来自境外市场的收入。
2021-2023年增长:海外品牌合作拓展
2021-2023年,公司与宝洁、拜耳、强生、赛诺菲等国际品牌深化合作,并新增Aveeno、康王等品牌,推动境外收入规模快速增长。此阶段境内收入因部分品牌调整或市场竞争略有收缩,进一步推高境外收入占比。
2024年回落:国内业务扩张与收入结构再平衡
2024年境内收入同比增长48.1%(从8.48亿增至12.56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国内电商渠道(如拼多多、小红书)的拓展及自有品牌(如绽家、斐萃)的增长。国内业务的高增速稀释了境外收入的占比,导致占比回落。
短期:波动可能延续
若羽臣当前业务仍以“引进海外品牌入华”为主,境外收入占比受国内业务扩张速度、海外品牌合作稳定性双重影响。若国内业务持续高增长(如自有品牌发力),境外收入占比可能继续承压;若海外品牌合作进一步拓展(如东南亚市场布局),则可能支撑占比回升。
长期:国际化战略或成关键变量
公司2025年8月筹划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旨在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增强境外融资能力,为全球化扩张(如品牌“出海”、东南亚市场布局)提供资金支持。若未来公司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型(如自有品牌海外销售),境外收入的定义将从“服务海外品牌入华”转向“自有品牌海外收入”,境外收入占比的长期趋势或迎来结构性变化。
结论: 若羽臣境外收入占比近5年呈现显著波动,核心驱动因素是国内业务扩张节奏与海外品牌合作进展的动态平衡。短期需关注国内业务增速与海外品牌合作稳定性;长期需跟踪H股上市后全球化战略(如自有品牌出海、东南亚市场布局)的落地效果,这将是境外收入占比趋势性变化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