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格力空调市场份额被美的反超的核心原因,包括渠道策略、多元化布局与数字化转型差距,并提出优化渠道改革、加速多元化、深化数字化等应对策略,助力格力夺回市场优势。
近年来,中国空调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根据行业监测数据及公开信息,美的集团已在空调领域实现对格力电器的市场份额反超,成为行业新龙头。这一变化在财务数据与资本市场表现中得到了直接验证:
从近5年核心财务数据看(表1),格力在盈利能力(毛利率、净利率、ROE)上持续领先,2024年净利率达17.11%(美的9.52%),ROE为25.32%(美的20.30%),显示其空调主业的利润空间和资金使用效率更优。但格力的营收增长波动性较大,2024年营收增速为-7.26%(美的9.44%),而美的营收增速近5年仅2022年微降0.79%,其余年份均保持正增长,净利润增速也更稳定(2024年14.29% vs 格力10.91%)。
表1 格力与美的核心财务指标对比(2020-2024年)
指标 | 格力电器(2024年) | 美的集团(2024年) | 格力近5年趋势 | 美的近5年趋势 |
---|---|---|---|---|
毛利率 | 29.43% | 26.42% | 波动后稳定(26%-30%) | 回升后稳定(22%-26%) |
净利率 | 17.11% | 9.52% | 持续上升(12%-17%) | 稳步回升(8.5%-9.5%) |
ROE | 25.32% | 20.30% | 高位波动(19%-27%) | 缓慢下降(24%-20%) |
营收增长率 | -7.26% | 9.44% | 波动显著(-15%-7%) | 稳定增长(2%-20%) |
净利润增长率 | 10.91% | 14.29% | 近两年提速(4%-18%) | 持续稳健(3%-14%) |
动态市盈率(PE-TTM) | 8.22 | 14.29 | 低估值(市场预期保守) | 高溢价(市场信心较强) |
从2023年初至今的股价走势(图1)看,美的集团股价呈现震荡上行趋势,多数时间运行于MA60和MA20均线之上,均线多头排列,反映市场对其增长预期的乐观;而格力电器股价则以震荡下行或横盘为主,多次跌破关键均线,均线纠缠甚至向下发散,显示投资者信心不足。结合PE-TTM差异(格力8.22 vs 美的14.29),市场对格力未来增长的保守预期与美的的高溢价形成鲜明对比。
图1 格力与美的2023年初至今股价走势对比(含MA60、MA20均线)
格力渠道改革的“双刃剑”
格力长期依赖传统经销商体系,2020年后推行“新零售”改革(减少层级、加强线上直营),试图降低渠道成本并提升终端控制力。但改革过程中,经销商利润空间被压缩,部分核心经销商转投竞品(如奥克斯、美的),导致短期渠道稳定性下降,终端铺货效率受损。例如,2022-2023年格力线下渠道调整期,部分区域出现断货或促销力度不足,为美的抢占份额提供了窗口期。
美的“T+3”模式的高效优势
美的“T+3”模式(订单周期12天:客户下单→工厂备料→生产→发货)通过缩短供应链周期,实现“以销定产”,大幅降低库存风险(库存周转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同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如夏季高温时能快速追加爆款机型生产)。叠加其电商布局(线上销售占比超50%)和全球化渠道(海外收入占比41.5%),美的在渠道覆盖广度、响应速度和成本控制上全面占优。
格力:空调依赖度高,新兴业务未破局
格力空调业务收入占比长期超70%,虽尝试布局工业制品、绿色能源、手机等领域,但除空调外的其他业务(如智能装备、新能源)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例如,格力手机因定位模糊、技术迭代慢,市场份额不足0.1%;新能源业务虽有增长,但2024年营收占比仅5%,对整体增长拉动有限。
美的:多元化均衡发展,B端业务贡献增量
美的采用“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与自动化”三驾马车战略,2024年三大板块收入占比分别为38%、40%、22%,业务结构更均衡。其中,机器人与自动化(库卡)、楼宇科技等B端业务毛利率超25%,高于消费电器的20%,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美的海外收入占比41.5%(格力仅15%),全球化布局有效对冲了国内市场增长放缓的压力。
美的自2012年启动“数字化2.0”战略,累计投入超100亿元,建成“美云销”(连接3万家门店)、“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实现从研发到销售的全流程数字化。例如,通过用户数据挖掘,美的推出“无风感空调”“母婴空调”等细分产品,精准匹配市场需求。而格力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晚(2018年后),主要聚焦于生产端自动化,在用户数据运营、渠道数字化(如线上线下库存打通)等方面仍落后,导致产品创新速度和用户粘性弱于美的。
当前空调行业进入“存量竞争+结构升级”阶段,主要趋势如下:
通过定期召开“战略发布会”“投资者开放日”,明确多元化、全球化的具体路径和阶段性目标(如“2027年非空调业务收入占比达30%”),并披露关键进展(如海外基地建设、新兴业务订单),扭转市场对其“增长乏力”的预期,推动估值修复。
格力市场份额被美的反超,本质是渠道策略、多元化布局和数字化转型的综合差距所致。尽管格力在空调主业的盈利能力仍具优势,但其增长波动性、渠道稳定性和新兴业务培育速度已落后于美的。未来,格力需以“渠道改革优化+多元化突破+数字化赋能”为核心抓手,同时强化市场沟通,方能在存量竞争中重新夺回份额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