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688256.SH)股价触及985元历史新高,估值指标远超同行。本报告分析其高估值背后的泡沫风险、财务基本面及行业前景,提供投资建议。
寒武纪(688256.SH)于2025年8月14日触及985元历史新高,当前(2025年8月15日)股价回调至860元。从估值指标、财务基本面、行业对标及市场情绪综合分析,985元的股价已显著偏离合理估值区间,存在较高泡沫风险。其高估值主要依赖市场对AI芯片行业高增长的乐观预期及国产替代政策催化,但公司尚未实现盈利、研发投入导致持续亏损的现状,叠加远高于同行的估值倍数,使得当前股价(尤其是985元高点)隐含的未来增长预期已过度透支。
根据金灵量化数据库数据,寒武纪最新收盘价(2025年8月15日)为860元,总市值约3598亿元;其上市以来历史最高价为985元(2025年8月14日),即用户所指“冲击985元”为近期刚创下的历史新高。从K线图()可见,股价近期波动剧烈,成交量伴随高点显著放大,反映市场情绪驱动特征明显。
若以985元股价计算,寒武纪总市值将达4112亿元(总股本4.17亿股),对应:
即使以当前860元股价计算,其P/S TTM(306倍)和P/B(61倍)仍远高于A股AI芯片/半导体行业对标公司(景嘉微、龙芯中科、海光信息)的平均水平(P/S约70倍,P/B约13倍)。
寒武纪近三年财务表现呈现“高成长、高研发、持续亏损”特征(见表1):
年份 | 营业收入(亿元) | 营收增速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研发费用占比 |
---|---|---|---|---|
2022 | 7.29 | - | -12.57 | 208.92% |
2023 | 7.09 | -2.70% | -8.48 | 157.53% |
2024 | 11.74 | 65.56% | -4.52 | 103.53% |
结论:基本面呈现“成长改善但盈利未现”的特征,当前估值更多依赖未来盈利预期而非现有业绩。
选取景嘉微、龙芯中科、海光信息作为对标(见表2),寒武纪的P/S和P/B均远超同行:
公司名称 | P/S TTM(倍) | P/B(倍) | 近一年营收增速 |
---|---|---|---|
景嘉微 | 94.97 | 6.34 | -34.62% |
龙芯中科 | 101.71 | 18.38 | -0.28% |
海光信息 | 35.55 | 15.43 | 52.40% |
寒武纪 | 306.34 | 61.03 | 65.56% |
结论:985元高点可能是短期市场情绪(如AI概念热潮、国产替代预期)与部分机构乐观预测共振的结果,但缺乏基本面强支撑。
中国AI芯片行业2025-2030年预计年复合增速24.5%(市场规模从2850亿增至8520亿),国产替代政策(如《国家信创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算力设施100%国产化目标。寒武纪的优势在于算力成本(仅为英伟达1/3)及适配国产服务器,但面临华为等国内厂商的技术追赶,同时需应对英伟达高端芯片禁售后的市场空白填补压力。
结论:行业前景虽好,但技术迭代快、竞争格局未定,寒武纪的高估值需以“持续抢占市场份额+技术领先”为前提,不确定性较高。
寒武纪作为AI芯片领域的技术领先企业,受益于国产替代政策与行业高增长,长期成长潜力值得关注。但短期来看,985元的股价已显著高估,当前860元的估值仍处于历史高位,需警惕泡沫风险。
建议投资者: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金灵量化数据库及公开信息,截至202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