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中旬 工业富联PB估值分析:当前5.72倍是否被低估?

本报告分析工业富联(601138.SH)PB估值,结合历史对比、行业横向比较及基本面,指出其当前PB值5.72处于历史高位且高于同行,未被低估。探讨AI服务器业务前景及潜在风险。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工业富联(601138.SH)PB估值分析报告:是否被低估?


一、核心结论

综合历史纵向对比、行业横向对比及基本面与风险分析,工业富联当前PB(5.72)未被低估,甚至存在一定估值溢价。其PB不仅处于过去5年历史最高水平,且显著高于同行业竞争对手;尽管公司在AI服务器等新业务领域有积极布局,但当前PB的高企缺乏足够的盈利能力(ROE)支撑,同时需警惕客户依赖、地缘政治等潜在风险对估值的压制。


二、PB估值分析框架与数据支撑

判断PB是否低估需结合“历史纵向对比→行业横向对比→基本面与前景验证”的三维分析框架,以下逐一展开:


(一)历史纵向对比:PB处于过去5年历史最高位

根据金灵量化数据库数据,工业富联当前PB值为5.72,处于过去5年(2020年8月至2025年8月)每日PB数据的100%分位点(即高于历史上所有交易日的PB值)。从历史PB走势图(见图1)可见,公司PB在2023年前长期处于2-4倍区间波动,2024年起受AI服务器业务催化快速攀升,2025年8月已突破5.7倍,显著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image
图1:工业富联过去5年PB走势图(2020.08-2025.08)

结论:从自身历史维度看,工业富联当前PB已处于极端高位,无“低估”特征。


(二)行业横向对比:PB显著高于竞争对手,但ROE优势不突出

选取电子代工行业两大龙头立讯精密(002475.SZ)、歌尔股份(002241.SZ)作为可比公司,对比当前PB与最新年度ROE(净资产收益率,衡量单位净资产盈利能力):

公司名称 当前PB 最新年度ROE(%)
工业富联 5.72 15.85
立讯精密 3.94 14.78
歌尔股份 2.54 28.38

关键分析

  1. PB对比:工业富联PB(5.72)分别是立讯精密(3.94)的1.45倍、歌尔股份(2.54)的2.25倍,市场给予其更高的估值溢价。
  2. ROE对比:工业富联ROE(15.85%)仅略高于立讯精密(14.78%),但显著低于歌尔股份(28.38%)。ROE是PB的核心支撑指标(PB≈ROE×(1+g)/(r-g),其中g为增长率,r为折现率),歌尔股份更高的ROE仅对应更低的PB,说明工业富联的PB溢价缺乏盈利能力的匹配。

结论:横向对比显示,工业富联PB显著高于同行业,且未通过ROE优势体现合理性,估值溢价需进一步验证。


(三)基本面与前景:新业务进展或支撑预期,但风险压制估值合理性

1. 新业务进展:AI服务器布局或提升增长预期

工业富联母公司鸿海精密在AI服务器领域的战略布局可能是市场给予高PB的核心逻辑:

  • 技术与产能:2025年已量产英伟达GB200、GB300 AI服务器,并导入下一代主力平台Vera Rubin,预计2025-2026年AI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110%、59%(高盛预测)。
  • 产业链协同:与东元电机换股合作,补强AI服务器散热、电源管理短板,增强数据中心交钥匙方案竞争力。

影响:AI服务器作为高增长赛道(全球AI算力需求年增超30%),市场可能对工业富联的新业务增长给予估值溢价。

2. 潜在风险:多重因素压制估值合理性

尽管新业务前景乐观,但以下风险可能削弱当前PB的合理性:

  • 客户依赖:对苹果、英伟达等大客户订单高度依赖(2024年来自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60%),若订单波动或合作关系变化,将直接冲击业绩。
  • 地缘政治: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如关税调整、供应链区域化)可能增加公司成本,影响盈利能力。
  • 存货与现金流压力:2025年一季度末存货较上年末增长超4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减少,若存货消化不及或资金周转恶化,将拖累估值。

结论:新业务进展可能支撑市场对未来增长的乐观预期,但客户依赖、地缘政治等风险未被充分定价,当前PB的合理性存疑。


三、综合判断与投资启示

  1. PB是否低估? 工业富联当前PB(5.72)处于历史最高位,且显著高于同行业竞争对手,同时缺乏ROE的强支撑,未被低估,甚至存在估值溢价。
  2. 投资启示
    • 短期需关注AI服务器业务的实际落地进度(如GB300出货量、Vera Rubin量产时间),若新业务收入增速不及预期,高PB或面临回调压力。
    • 长期需跟踪客户结构优化(降低对单一客户依赖)、存货周转改善(缓解现金流压力)等风险因素的化解情况,以判断估值溢价的可持续性。

风险提示:大客户订单波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AI服务器业务进展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