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下旬 诺华雷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全球上市数量及市场影响分析

截至2025年8月,全球已上市4款诺华雷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覆盖中国、美国、欧洲市场。报告分析其对价格竞争、市场份额、行业创新及患者可及性的影响,揭示抗VEGF药物市场未来趋势。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诺华雷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全球上市情况及市场影响分析报告

一、核心结论

截至2025年8月21日,全球主要市场(中国、美国、欧洲)已获批并上市销售的诺华原研药雷珠单抗(Ranibizumab,商品名Lucentis/诺适得)生物类似药共4款。这些产品的上市将通过价格竞争、市场份额再分配等方式重塑抗VEGF药物市场格局,同时推动行业创新与患者可及性提升。


二、雷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上市概况

雷珠单抗是诺华研发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等眼科疾病,原研药自2006年上市以来长期占据全球抗VEGF药物市场的重要地位。生物类似药的上市标志着该领域进入“原研-仿制药”竞争新阶段。

根据最新市场信息,全球已上市的雷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具体情况如下:

地区 药物名称/商品名 生产企业 上市时间
中国 雷珠单抗注射液(未命名商品名) 齐鲁制药 2025年2月(国内首家获批)
中国 齐鲁朗沐® 齐鲁制药 2025年7月
美国 Byooviz 三星Bioepis与渤健合作开发 已上市(具体时间未明确)
欧洲 Rimmyrah(雷珠单抗注射液) 齐鲁制药 2024年1月

:上述4款产品均通过生物类似药审批路径上市,与原研药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上高度相似。


三、生物类似药上市对市场格局的潜在影响分析

1. 价格竞争加剧,推动市场价格下行

生物类似药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价格。通常,生物类似药定价较原研药低20%-50%(参考全球生物类似药市场规律)。以中国市场为例,原研药诺适得(雷珠单抗)当前终端价格约5000元/支,而齐鲁制药的生物类似药定价预计在3000-4000元/支。价格差异将迫使原研药采取降价策略以维持市场份额,最终推动整个雷珠单抗药物市场价格中枢下移,直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2. 原研药市场份额面临分流压力

根据2024年数据,雷珠单抗在中国FND(眼底病)抗VEGF市场占比约29.7%,是第二大主流药物(第一为阿柏西普,占比约41.2%)。生物类似药的上市将加速市场份额再分配:

  • 本土企业优势:齐鲁制药作为国内首家获批企业,凭借本土化生产、渠道覆盖和价格优势,预计在2025年抢占原研药10%-15%的市场份额;
  • 国际市场冲击:美国市场的Byooviz和欧洲市场的Rimmyrah将分别对诺华原研药在当地的份额造成冲击,预计2025年诺华在欧美市场的雷珠单抗收入增速将从过去的5%-8%降至2%-4%。
3. 竞争格局多元化,推动行业创新

生物类似药的上市打破了诺华对雷珠单抗市场的长期垄断,吸引更多企业(如三星Bioepis、渤健等)加入竞争。为维持竞争力,企业将加大在产品质量(如稳定性、给药便利性)、临床服务(如患者教育、用药跟踪)及研发(如新一代抗VEGF药物)上的投入,推动行业向“高质量竞争”方向发展。

4. 市场扩容与患者可及性提升

价格下降和产品可及性提高(多企业供应减少断药风险)将刺激潜在患者需求释放。以中国为例,目前wAMD患者中仅约30%接受规范抗VEGF治疗,价格降低后预计渗透率可提升至40%-45%,推动整个雷珠单抗药物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约80亿元(中国)增长至2026年的100-120亿元。

5. 间接影响其他抗VEGF竞品

抗VEGF药物市场中,雷珠单抗的竞品包括阿柏西普(再生元/拜耳)、康柏西普(康弘药业)、法瑞西单抗(罗氏)等。雷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引发的价格战可能迫使竞品调整定价策略(如阿柏西普或推出低价版本),进而带动整个抗VEGF药物市场格局的动态调整。


四、结论与投资启示

  1. 短期:生物类似药上市将对诺华雷珠单抗的收入增速和毛利率形成压力,需关注诺华的应对策略(如降价、拓展适应症、加强品牌医生教育)。
  2. 中长期:市场扩容和竞争多元化将推动抗VEGF药物市场规模增长,具备生物类似药研发能力的企业(如齐鲁制药、三星Bioepis)及原研药企业(如诺华)的差异化竞争能力(如创新药管线)将成为核心投资关注点。
  3. 患者端:生物类似药的普及将显著降低治疗成本,提升患者用药可及性,符合全球医疗控费和普惠医疗的长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