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下旬 达梦数据信创业务增速可持续性分析报告

分析达梦数据信创业务增长驱动力及可持续性,探讨政策红利、技术壁垒与行业渗透对增速的影响,揭示潜在风险与投资启示。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达梦数据信创业务增速可持续性分析报告


一、核心结论

达梦数据(688692.SH)作为国产数据库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信创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政策红利、技术壁垒及行业渗透深化,但2024年异常高增长需警惕统计口径调整风险。短期看,政策支持的持续性、关键行业国产化替代需求及技术创新能力将支撑增长;长期需关注市场竞争加剧(如云厂商价格战)、技术迭代滞后及信创推进节奏变化等风险。综合判断,信创业务增速具备一定可持续性,但需动态跟踪统计口径稳定性及竞争格局变化


二、信创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分析

(一)政策红利:信创替代战略提供长期市场空间

国家信创政策的持续性是达梦数据信创业务增长的核心外部支撑。根据搜索信息,当前政策明确要求2027年央企国企实现100%信创国产化替代,军工、电信等关键行业亦有明确替代目标;政府项目优先采购国产产品,并通过标准创制、产业集群建设及人才培养等配套措施强化政策落地。“79号文件”等政策为国产基础软件(包括数据库)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政策背书,确保信创替代需求的持续性。

从市场空间看,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已从2022年的371.6亿元(赛迪数据)向2027年518.8亿元的目标迈进,未来三年行业信息化进程提速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容量。达梦作为国产数据库龙头,将直接受益于这一市场扩容。

(二)技术壁垒:自主研发与产品兼容性构建核心竞争力

达梦数据的技术优势是其信创业务增长的关键内部支撑:

  • 完全自主研发:作为国内唯一100%自研数据库内核的企业,达梦无知识产权风险,且通过多项国家级安全评测(如等保三级),在党政、金融等对安全性要求高的领域具备不可替代性。
  • Oracle兼容性:其核心产品DM8对Oracle SQL及PL/SQL兼容性超90%,显著降低了用户从Oracle迁移的技术门槛,在金融、能源等传统依赖Oracle的行业中具备显著优势。
  • 生态适配能力:DM8全面适配国产CPU(如龙芯、海光)、操作系统(如麒麟、统信)及中间件,与信创产业链生态高度协同,进一步强化了其市场渗透能力。
(三)行业渗透深化:从党政向金融、能源等关键领域延伸

达梦数据的信创业务已从早期的党政市场向金融、能源等“深水区”拓展:

  • 金融核心系统突破:2024年已在多家城商行、券商的核心交易系统实现替代,标志着其产品性能已满足高并发、低延迟的金融业务需求。
  • 新兴领域卡位:通过AI+云原生技术融合,推出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库一体机等新产品,在政务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场景中快速放量。

此外,公司2025年重点布局东南亚、中东欧及“一带一路”市场,海外增量市场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三、历史增速波动与2024年异常高增长的潜在影响

(一)历史增速波动的驱动因素

达梦信创业务收入增速呈现“高增长→调整→恢复→爆发”的波动特征(2020-2024年增速分别为90.83%、72.74%、-3.77%、19.40%、173.13%):

  • 2020-2021年高增长:受益于信创政策首轮落地(党政机关替代),需求集中释放。
  • 2022年调整:宏观经济下行叠加信创政策节奏放缓(从“试点”转向“深化”),短期需求收缩。
  • 2023年恢复:金融、能源等行业替代启动,需求结构优化支撑增速回升。
  • 2024年爆发:需警惕统计口径调整(如合并子公司收入、将技术服务重新归类为信创业务)或一次性订单(如大型央企集采)的影响。根据财务数据,2024年信创收入占比达190.29%(总营收仅10.44亿元),明显超过100%,大概率为统计口径调整所致(如将部分非直接收入纳入信创业务)。
(二)2024年异常高增长的可持续性评估

若2024年高增长是统计口径调整的结果(如将“大数据应用及行业综合解决方案”等关联业务纳入信创范畴),则实际增速可能低于表观数据;若为真实业务扩张(如承接大型央企集采订单),则需观察后续订单的持续性。结合行业调研(搜索信息),2024年达梦在金融核心系统的突破确实带来了大额订单,但占比超100%的收入结构仍需公司进一步披露细节以验证真实性。


四、未来增长的潜在风险

(一)信创推进节奏不及预期

信创替代依赖政策执行力度,若地方政府或企业因预算限制、技术适配难度等延缓替代进度,可能导致达梦订单增速放缓。

(二)云厂商价格战冲击

阿里云、腾讯云等云厂商通过低价云数据库(如OceanBase)抢占市场,可能挤压达梦在云化场景中的份额。达梦当前分布式数据库的成熟度和扩展性弱于云厂商产品,需加速技术迭代以应对竞争。

(三)技术迭代滞后风险

AI与分布式技术快速发展(如AI原生数据库、存算分离架构),若达梦研发投入未能持续匹配(当前研发占比约20%),可能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

(四)市场估值与业绩预期不匹配

当前达梦PE-TTM为74.12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国产数据库企业平均PE约50倍),市场已充分计入高增长预期。若后续增速回落,可能引发估值调整。


五、结论与投资启示

结论:达梦数据信创业务增长具备政策、技术及行业渗透三大核心驱动力,短期增速可持续性较强;但2024年异常高增长需警惕统计口径调整风险,长期需关注云厂商竞争、技术迭代及政策节奏变化。

投资启示

  1. 短期关注:2025年中报信创业务收入的统计口径解释及金融、能源行业订单落地情况;
  2. 长期跟踪:分布式数据库、AI原生数据库等新产品的市场表现,以及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拓展进度;
  3. 风险规避:若云厂商价格战导致毛利率持续下滑(2024年毛利率已从95.81%降至89.63%),需警惕业绩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