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下旬 光洋股份毛利率下滑原因及回升分析 | 财经研报

分析光洋股份2020-2022年毛利率从18.69%降至2.69%的原因,包括原材料成本高企、收入成本失衡等,以及2023年后回升至14.59%的关键因素。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光洋股份(002708.SZ)毛利率变动分析报告

一、核心结论

光洋股份的毛利率在2020-2022年经历显著下滑(从2020年的18.69%降至2022年的2.69%),主要受原材料成本高位运行、收入与成本增速失衡等因素驱动;2023年后毛利率逐步回升(2024年达14.59%),反映公司成本控制能力改善及行业景气度修复。本文将围绕历史下降阶段的驱动因素展开深度分析。

二、毛利率变动趋势:从大幅下滑到逐步修复

根据金灵量化数据库数据,光洋股份近5年毛利率呈现“先降后升”的V型走势:

  • 2020-2022年:快速下滑期:毛利率从18.69%(2020)骤降至2.69%(2022),净利率同步恶化至-16.74%(2022),为近5年最差水平。
  • 2023-2024年:修复回升期:毛利率逐步回升至9.59%(2023)、14.59%(2024),净利率于2024年回正(1.25%),经营压力显著缓解。

从季度数据看(见图1),2023年下半年毛利率维持在9%左右,2024年第一季度起显著提升至16%以上,反映公司经营拐点已现。

image

三、毛利率下降的核心驱动因素分析

(一)直接财务驱动:成本增速长期高于收入增速,挤压利润空间

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其变动由收入与成本的相对增速决定。根据金灵量化数据库数据:

  • 2020-2022年:尽管缺乏完整年度收入/成本增速数据,但2022年毛利率仅2.69%(较2020年下降16个百分点),结合2023年第三季度(成本增速63.76% vs 收入增速63.19%)、2024年第三季度(成本增速54.62% vs 收入增速51.84%)的成本增速略高于收入增速的现象,可推断2020-2022年成本增速持续高于收入增速是毛利率下滑的直接财务原因。

(二)关键外部压力: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推高营业成本

光洋股份的主要产品(汽车轴承、同步器等)生产依赖特种钢材等原材料。根据公司2022年机构调研信息,2021-2022年上半年,上游原材料(如特种钢材)价格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导致公司采购成本大幅增加。由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难以通过产品提价完全转嫁成本压力,最终表现为营业成本增速高于收入增速,毛利率被压缩。

(三)行业与竞争环境:低迷期加剧利润压力

2022年前后,汽车零部件及轴承行业整体处于景气度低迷阶段。行业需求疲软叠加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产品定价能力受限:

  • 需求端:汽车行业受芯片短缺、消费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终端需求增速放缓,光洋股份作为上游零部件供应商,订单增长承压;
  • 供给端: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频发,公司为维持市场份额被迫降低产品售价,进一步削弱了收入端对成本的覆盖能力。

四、2023年后毛利率修复的关键因素

2023年起,光洋股份毛利率逐步回升,主要得益于以下改善:

  • 成本控制能力增强: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如2023年后钢材价格波动趋稳),公司采购成本压力缓解;同时,内部降本增效措施(如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材料利用率)进一步降低了单位成本。
  • 收入端复苏:2023年后汽车行业景气度回升,光洋股份的汽车行业收入占比持续增长(2024年汽车行业收入达20.87亿元,同比增长26.1%),带动营业收入规模扩大,规模效应部分抵消了成本压力。

五、结论与投资启示

结论

光洋股份2020-2022年毛利率大幅下滑的核心原因是上游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推高营业成本,叠加行业低迷期收入增速受限,导致成本增速长期高于收入增速。2023年后,随着原材料价格回落、行业景气度修复及公司内部成本控制改善,毛利率逐步修复至14%以上水平。

投资启示

  • 短期关注:需持续跟踪上游钢材价格波动及汽车行业需求复苏节奏,若原材料价格再次大幅上涨或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对毛利率修复形成制约;
  • 长期价值:公司作为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轴承、同步器)的核心供应商,若能在技术升级(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客户拓展(如绑定头部车企)上取得突破,有望通过高附加值产品提升整体毛利率中枢。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