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舍得酒业渠道信心下滑的核心问题,包括库存积压、价格倒挂、利润压缩及窜货问题,并提出优化库存管理、稳定价格体系、提升经销商盈利及品牌赋能的四维策略,助力渠道信心恢复。
舍得酒业近年渠道信心下滑的根源可归纳为“库存-价格-利润”的恶性循环,具体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库存积压严重,经销商资金链承压
根据公开信息,舍得酒业存货规模已连续4年增长,2024年底达52.2亿元(占当年营收的97%),2025年Q1进一步增至53.51亿元(占流动资产的70%)。高库存直接导致经销商资金周转困难,采购与销售积极性受挫。经销商需承担仓储成本与资金占用成本,部分中小经销商甚至因现金流压力退出合作。
价格倒挂加剧,市场秩序混乱
主力产品“智慧舍得”终端实际售价较厂家建议零售价倒挂16%,价格体系失衡。价格倒挂削弱了经销商对产品价值的信任,同时引发渠道间低价竞争,进一步压低实际销售利润。此外,价格混乱导致消费者对品牌定位产生认知偏差,影响长期品牌价值。
经销商利润空间被压缩
库存积压与价格倒挂双重压力下,经销商利润被显著侵蚀。除直接销售利润下降外,额外的仓储成本、促销费用(如降价清库存)进一步挤压盈利空间。部分经销商反映,当前单瓶利润较2022年高峰期下降超30%,经营积极性大幅降低。
窜货问题频发,渠道稳定性受损
高库存与价格倒挂背景下,部分经销商为快速回笼资金,通过跨区域低价抛货(窜货),破坏区域市场价格体系,损害其他经销商利益。窜货行为加剧了渠道内部矛盾,进一步削弱经销商对公司管理能力的信心。
近一年(2024年8月-2025年8月),舍得酒业针对渠道问题推出了多维度调整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向:
产品与价格策略:控量挺价+产品升级
公司实施“控量挺价”政策,通过减少发货量缓解渠道库存压力;同时推进产品结构升级,聚焦高端化(如推出“藏品舍得”等新品),试图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稳定价格体系。
渠道管理:优化经销商合作关系
加强经销商评审机制,筛选优质经销商并巩固长期合作;推出阶段性激励计划(如完成目标销量后给予额外返利),降低经销商资金占用压力。
营销支持:品牌赋能与动销拉动
加大品牌建设投入,通过“舍得文化节”“智慧舍得IP活动”等提升品牌影响力;推进“顾问委员会”建设,强化与核心经销商的深度绑定;开展消费者培育活动(如品鉴会、会员体系),直接拉动终端动销。
效果评估:当前措施已初步缓解库存压力(2025年Q1存货增速较2024年放缓),但价格倒挂问题仍未根本解决(智慧舍得终端价仍低于建议零售价10%以上),经销商利润改善有限,渠道信心尚未完全恢复。
结合白酒行业普遍规律及头部酒企成功经验,舍得酒业需从“库存-价格-利润-品牌”四维度协同发力,具体建议如下:
舍得酒业渠道信心恢复的关键在于打破“高库存-价格倒挂-利润压缩”的恶性循环,需通过“控库存、稳价格、提利润、强品牌”四维度协同策略实现。当前公司已采取部分调整措施,但效果仍待观察,需重点关注以下指标:
若上述指标持续改善,渠道信心有望逐步恢复,公司基本面将迎来拐点;反之,若库存与价格问题长期未解,渠道信心可能进一步下滑,影响公司长期竞争力。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