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RC48)在胃癌、乳腺癌、尿路上皮癌等适应症的临床进展,包括新适应症拓展、关键试验数据、中美注册进展及投资价值分析。
维迪西妥单抗(Disitamab Vedotin,RC48)是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抗体偶联药物(ADC),以HER2为靶点,通过“抗体- linker - 细胞毒药物”的精准递送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作为公司核心产品之一,其临床进展直接影响荣昌生物的市场竞争力与长期商业化潜力。本文基于最新公开信息,从新适应症拓展、关键试验结果、国内外注册进展及里程碑事件四方面梳理其最新动态,并分析对公司的潜在影响。
维迪西妥单抗已从初始的胃癌、尿路上皮癌适应症,逐步向乳腺癌、肺癌等领域拓展,当前临床布局呈现“已获批+申报中+临床研究”的阶梯式推进特征:
已获批适应症:2025年5月9日,维迪西妥单抗获批用于“既往接受过曲妥珠单抗或其生物类似物和紫杉类药物治疗的HER2阳性(HER2 IHC 3+或FISH+)存在肝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这是其在中国获批的第三项适应症(前两项为HER2过表达胃癌、HER2过表达尿路上皮癌)。肝转移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该适应症的获批填补了该细分领域的治疗空白。
申报中适应症:
临床研究中适应症:
2025年以来,维迪西妥单抗多项核心临床试验公布关键数据,为其适应症拓展与全球注册提供了强支撑:
RC48-C016(尿路上皮癌联合治疗III期):2025年5月公布数据显示,研究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双主要终点,相比化疗组,联合治疗组PFS与OS均显著延长(统计学差异显著)。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患者是否适合顺铂治疗或HER2表达状态(IHC 1+/2+/3+),联合方案均能带来临床获益,且安全性可控(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RESOLUTION研究(NSCLC II期):2025年8月在世界肺癌大会(WCLC 2025)公布初步数据,11例入组患者中9例可评估疗效,客观缓解率(ORR)为33.3%(3例部分缓解,6例病情稳定),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约5.1个月,毒性总体可控。该研究首次探索ADC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应用,为HER2改变的NSCLC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RC48-C017(MIBC新辅助治疗II期):2025年7月在ASCO-GU会议公布结果,针对HER2阳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病理完全缓解率(pCR)达63.6%(传统化疗pCR率约36%-42%),其中HER2 IHC 3+患者pCR率高达84.6%;18个月无事件生存率(EFS)为85.9%,≥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仅27.7%,安全性优于传统化疗。
尿路上皮癌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研究:2025年1月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肿瘤学顶级期刊《肿瘤学年鉴》,ORR达73.2%,中位OS达33.1个月,进一步验证了联合方案在尿路上皮癌中的长期生存获益。
维迪西妥单抗的全球注册路径已明确,中国市场持续深化,美国市场加速布局:
中国市场:除已获批的三个适应症外,尿路上皮癌联合治疗、HER2低表达乳腺癌两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NMPA受理,预计2026年有望获批,进一步扩大其在乳腺癌、尿路上皮癌领域的市场份额。
美国市场:尿路上皮癌适应症基于II期临床试验数据,最快可能于2026年底至2027年初提交BLA(生物制品许可申请)并获批;胃癌适应症预计2027年实现上市。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肿瘤药物市场,若顺利获批将显著提升维迪西妥单抗的全球商业化价值。
2025年以来,维迪西妥单抗的多项关键数据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WCLC、ASCO-GU)发布,并发表于《肿瘤学年鉴》等权威期刊,标志着其临床价值获得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例如:
维迪西妥单抗的临床进展呈现三大核心亮点:
投资启示:维迪西妥单抗作为荣昌生物的核心产品,其临床进展的顺利推进将直接拉动公司收入增长与估值提升。建议关注后续新适应症获批节奏(尤其是HER2低表达乳腺癌、尿路上皮癌联合治疗)、美国注册进展(尿路上皮癌、胃癌适应症)及关键临床试验的长期随访数据(如OS、EFS等)。潜在风险包括临床试验失败、审批延迟及同类ADC药物的竞争加剧。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