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期市场关注常山药业研发投入显著下降的现象,用户核心诉求为评估该事件对公司的潜在影响。本报告基于金灵量化数据库的财务数据及搜索信息,从研发投入趋势、下降原因、财务影响、长期竞争力及市场反应等维度展开分析,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研发投入变化趋势:短期大幅下滑,费用率波动显著
根据金灵量化数据库数据,常山药业2020年至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呈现阶段性剧烈波动特征(见表1):
- 绝对金额波动:2020-2023年研发支出整体呈增长趋势(2023年达1.59亿元),但2024年骤降至4718.94万元(同比下降约70%),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019.93万元(同比2024年一季度下降78.39%)。
- 同比增速波动:2020-2023年各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速多在40%-150%区间,但2024年一季度起同比增速转为-89.65%(2024Q1)、-78.39%(2025Q1),显示短期大幅收缩。
- 研发费用率(研发支出/营收):2020-2023年费用率从5.4%升至11.26%(2023年),但2024年骤降至4.58%(全年),2025年一季度仅3.94%,反映研发投入与营收的匹配度显著下降。
表1:常山药业2020-2025Q1研发投入关键指标
年份/季度 |
研发支出(万元) |
同比增速 |
研发费用率 |
2020全年 |
12754.3 |
50.73% |
5.40% |
2021全年 |
15062.7 |
41.56% |
5.07% |
2022全年 |
14501.4 |
25.64% |
6.21% |
2023全年 |
15882.4 |
57.94% |
11.26% |
2024全年 |
4718.94 |
-70.29% |
4.58% |
2025Q1 |
1019.93 |
-78.39% |
3.94% |
三、研发投入下降的核心原因:被动财务压力主导
结合搜索信息与财务数据,研发投入下降的主因是被动的现金流压力,而非主动战略调整:
- 亏损加剧与现金储备枯竭:2023-2024年公司累计亏损14.89亿元(2023年亏损12.40亿元,2024年亏损2.49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从2022年末的7.28亿元锐减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2.79亿元,资金链紧张直接限制了研发投入能力。
- 传统业务受集采冲击,收入端持续恶化:2022年起公司营收连续三年负增长(2022年-21.29%、2023年-39.63%、2024年-26.92%),核心产品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因未中标集采收入暴跌46.51%,原料药业务亦受集采压制(同比下滑27.58%),收入端萎缩进一步削弱了研发投入的资金基础。
四、研发投入下降的潜在影响分析
(一)短期财务影响:费用收缩难改亏损趋势
研发投入下降虽可短期减少费用(2024年研发支出较2023年减少约1.12亿元),但公司亏损主因是收入端的集采冲击,而非费用过高。2024年公司净利润仍为-2.49亿元(亏损收窄79.88%),2025年一季度仅实现微利(净利润378万元),显示费用收缩对盈利改善的边际效应有限。
(二)长期竞争力:研发管线推进受阻,创新能力面临考验
常山药业的核心竞争力依赖“肝素全产业链+创新药研发”双轮驱动,但研发投入下降可能对其长期增长潜力形成三重冲击:
- 在研项目进度延迟:公司历史研发投入主要集中于艾本那肽(GLP-1类似物)、抗肿瘤药等创新药项目。若资金不足,临床试验、审批等关键环节可能延迟,导致产品上市时间滞后(如原计划2025-2026年上市的创新药或推迟至2027年后)。
- 传统业务增长乏力,新增长点缺失:肝素类业务已受集采压制,若创新药研发受阻,公司将面临“传统业务萎缩+新业务断档”的双重压力,市场份额可能被具备更强研发能力的竞争对手(如健友股份、海普瑞)抢占。
- 行业竞争劣势加剧:生物制药行业的核心壁垒是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强度(研发费用率)是衡量企业创新潜力的关键指标。常山药业2024年研发费用率仅4.58%,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国内生物制药企业平均研发费用率约8%-12%),长期可能被边缘化。
(三)市场反应:短期股价震荡,长期风险未充分定价
根据近一年股价走势(图1),常山药业股价呈现震荡趋势,MACD指标无明显信号,反映市场对研发投入下降的影响尚未充分定价。但需注意,若后续在研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或传统业务进一步恶化,股价可能面临补跌压力。

注:图为常山药业近一年日K线图(含MA20/MA60/MA120均线及MACD指标),当前股价处于震荡区间,技术面无明确方向。
五、结论与投资启示
常山药业研发投入的大幅下降是被动财务压力的结果,短期虽可缓解现金流紧张,但长期将对其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构成实质性冲击。核心结论如下:
- 短期风险:公司仍面临集采导致的收入端压力,研发投入收缩难以扭转亏损趋势,需警惕现金流进一步恶化风险。
- 长期风险:创新药研发管线推进受阻,叠加传统业务萎缩,公司可能陷入“增长断档”困境,长期竞争力将显著削弱。
- 投资建议:当前股价未充分反映研发投入下降的长期影响,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关注后续在研项目进展、集采政策变化及公司现金流改善情况。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金灵量化数据库及公开信息整理,部分财务指标因数据格式问题需以公司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