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解析云南白药2016-2019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全过程,包括两阶段实施路径(引入战略投资者、整体上市)、241.88亿元增资成果,以及混改后无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结构变化,为国企改革提供参考案例。
云南白药混合所有制改革于2016年启动,2019年圆满落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集团层面引入战略投资者,调整股权结构
2017年3月,白药控股(云南白药控股股东)完成增资,引入战略投资者新华都,注册资本由15亿元增至30亿元;2017年6月,白药控股与新华都联合引进战略投资者江苏鱼跃,注册资本进一步增至33.33亿元。通过逐步释放股权、增资扩股,白药控股形成了云南省国资委、新华都、江苏鱼跃共同持股的混合所有制结构,不涉及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第二阶段:吸收合并实现集团整体上市
2018年11月,云南白药发布吸收合并白药控股的交易预案,拟向云南省国资委、新华都、江苏鱼跃发行股份,换股吸收合并白药控股。2019年,吸收合并完成,白药控股注销法人资格,其全部资产、负债及权利义务由云南白药承继,实现集团整体上市。交易完成后,云南白药股权结构分散,无实际控制人(云南省国资委与新华都及其一致行动人各持股25.10%,江苏鱼跃持股5.58%等)。
混改成果
混改解决了云南白药此前存在的内部关联交易和潜在同业竞争问题,简化了管理层级,提高了经营决策效率;同时为企业带来了新华都、江苏鱼跃等战略投资者的产业资源与资金支持(增资扩股合计引入资金241.88亿元),为后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云南白药2020年12月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混改是顺应中央国企改革战略指引的重要举措,混改的圆满完成对公司未来谋求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石。
(信息来源:网络搜索)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