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在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领域的技术覆盖、产能布局及市场表现。分析其扩产计划、资本开支、市场份额及策略调整,展望未来业绩增长潜力。
中芯国际(00981.HK)作为国内领先的晶圆代工厂商,在成熟制程领域(主要为28nm及以上节点)的扩产布局及市场表现如下:
中芯国际的成熟制程技术涵盖28nm、40/45nm、55/65nm、90nm等多个节点,其中28nm为业界主流技术(包含传统多晶硅及后栅极高介电常数金属栅极制程),具备成熟的生产能力;40/45nm、55/65nm、90nm等节点亦有丰富经验及稳定产出,可满足消费电子、工业、新能源等多领域芯片制造需求。
中芯国际针对成熟制程的扩产主要集中在12英寸新产线,目前已布局三条重点产线,总设计产能达24万片/月,具体如下:
根据2023年公司指引,中芯国际2023年资本开支(capex)约63亿美金,与2022年持平,其中大部分用于成熟制程扩产(新增产能约9.3万片/月,等效8英寸产能)。2021年公司曾计划:
成熟制程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MCU、传感器)、家电(控制芯片)、消费电子(电源管理芯片)、工业变频、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电网)、通信(无线通讯、IoT)等领域。根据TrendForce 2024年第三季度数据,中芯国际在成熟制程市场份额达6.0%,逐渐逼近三星,位居全球前列。
受先进制程(10nm及以下)阶段性受阻影响,中芯国际策略转向重点发展成熟制程,因成熟制程具备更高投资回报率(ROE),有助于长期提升盈利能力。2021年起,公司通过北京、上海临港、深圳等新产线扩产,逐步加大成熟制程产能占比,降低先进制程对ROE的拖累。
2025年1月新闻显示,中芯国际在成熟制程领域保持稳定产出及高质量表现,其产能持续满载,客户覆盖高通、博通等美国厂商(2020年第四季度美国客户占比达27.7%),产业链依存度高,难以替代。
综上,中芯国际通过聚焦成熟制程扩产,依托技术积累及产能布局,已在汽车、消费电子、工业等领域形成竞争力,市场份额逐步提升(2024年第三季度达6.0%)。未来随着新产线逐步投产,成熟制程产能将进一步释放,支撑公司业绩增长。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