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机械混改后治理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Q3净利润增长28.3%,海外业务占比达46.6%,资产质量改善,战略布局聚焦全球化与新能源。
徐工机械作为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其混改(控股股东徐工有限吸收合并注入上市公司)效果主要体现在治理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提升、资产质量改善及战略布局升级等方面,具体如下:
2024年,徐工机械通过吸收合并控股股东徐工有限,引入天津茂信、上海胜超、江苏国信、国家制造业基金等战略投资者,推动公司从“老国企”向“混合所有制公众企业”转型。混改后,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市场化,决策灵活性提升,激励机制完善(如员工持股计划预期)有效调动了管理层及核心骨干的积极性,为后续业绩增长奠定了机制基础。
混改后,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砍掉低毛利产品)、提升高毛利业务占比等措施,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混改后,公司通过盘活存量资产、降低表内风险等措施,资产质量明显提升:
混改后,公司聚焦全球化与新能源战略,推动业务转型升级:
混改后,徐工有限旗下挖掘机、塔吊、混凝土机械等核心资产(未上市部分)有望注入上市公司。2019年,徐工有限挖掘机销量2.5万台(市占率12.3%),2024年市占率进一步提升(预计超15%);若注入上市公司,将完善徐工机械的产品结构(覆盖起重、挖掘、混凝土等全产业链),提升综合竞争力及市场份额,推动公司向“国际顶尖装备制造企业”转型。
徐工机械混改通过治理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提升、资产质量改善及战略布局升级,已逐步释放经营活力。2024年三季度业绩超预期(Q3单季净利润增长28.3%)、毛利率提升(+2.5pct)及海外业务增长(占比46.6%),均体现了混改的实际效果。未来,随着核心资产注入(如挖掘机)及新能源、海外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公司有望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长期价值增长。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