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与飞书AI表格竞争分析:2025年谁领跑?

2025年钉钉与飞书在AI表格领域竞争白热化,飞书凭借产品创新领跑,钉钉依靠生态与免费策略追赶。分析两者在产品迭代、市场渗透与竞争策略的差异与未来趋势。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6 分钟

钉钉与飞书在AI表格领域的竞争态势分析(2025年)

2025年,随着AI技术在企业办公场景的深度渗透,钉钉(阿里系)与飞书(字节系)在AI表格领域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两者均将AI表格视为“下一代Office”的核心入口,围绕功能创新、市场渗透、生态整合展开激烈争夺,呈现“飞书领跑、钉钉追赶”的格局,具体竞争态势可从以下维度分析:

一、产品迭代:飞书先发积累壁垒,钉钉后发追赶并通过免费策略抢占市场

  1. 飞书:长期投入构建“有灵魂”的AI表格,功能与体验领先
    飞书的多维表格于2020年推出,是国内最早将“表格+AI”深度融合的企业办公产品之一。经过5年迭代,2025年飞书未来无限大会上,其AI表格功能升级至单表支持1000万热行计算,并内置DeepSeek、豆包等大模型,可直接在表格中调用AI进行数据清洗、趋势预测、自动化流程创建(如财务报销、库存管理)。飞书多维表格负责人施凯文强调,其核心壁垒在于“长期投入、细节打磨与持续创新”——产品不仅满足基础功能需求,更通过“有灵魂的设计”(如用户使用时的交互细节、功能的场景化适配)提升用户粘性,形成“抄不走的体验优势”。

  2. 钉钉:后发追赶,通过“免费+生态整合”缩小差距
    钉钉的多维表格于2022年末上线,2024年推出“多维表+AI”功能(如AI字段生成、数据分析),但直至2025年无招回归(钉钉创始人)后,才将多维表格全面免费,并强化“表格即文档”功能(将文档融入表格行记录,拓展应用场景)。钉钉的策略是用免费降低用户尝试门槛,同时依托阿里生态(如通义千问大模型、阿里云的算力支持),快速复制飞书的核心功能(如AI数据处理、自动化流程),但在产品细节与创新上仍处于“追赶者”位置。

二、市场渗透:飞书在新兴行业抢占先机,钉钉依赖传统企业基础

  1. 飞书:月活逼近1000万,新兴行业(新能源、AI)占比高
    据飞书2025年7月数据,其多维表格月活跃用户(MAU)即将突破1000万,主要来自新兴行业

    • 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前30的品牌中,6成使用飞书多维表格(如特斯拉、比亚迪的部分供应链企业);
    • AI产业:DeepSeek、智元机器人等AI创业公司,成立初期即选择飞书作为核心办公工具;
    • 大型央企:某8万员工的央企,年创建940万篇飞书文档,依赖飞书的知识沉淀与AI问答功能。
      这些案例显示,飞书的AI表格更符合高增长、重创新的企业需求,用户粘性(如平均使用时长)高于钉钉。
  2. 钉钉:用户基数大,但AI表格使用率待提升
    钉钉作为国内企业办公领域的“老玩家”,拥有2500万企业用户(2024年数据),但AI表格的使用率仍较低(据2024年12月数据,仅230万家企业使用钉钉AI功能,占比不足10%)。其用户主要集中在传统企业(如制造业、零售业),这些企业更看重钉钉的“打卡、审批”等基础功能,对AI表格的“智能化数据处理”需求尚未充分激活。不过,2025年免费策略推出后,钉钉AI表格的用户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如7月发布后,周活跃用户环比增长30%)。

三、竞争策略:飞书靠“产品体验+创新”,钉钉靠“生态+免费”

  1. 飞书:强调“真能用、真落地”的AI产品,通过创新引领市场
    飞书CEO谢欣在2025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不做概念验证,只交付务实能用的AI产品”,并发布AI应用成熟度模型(M1:概念验证;M2:早期试用;M3:成熟应用;M4:完全落地),将多维表格定位为“M3级成熟应用”(可大规模推广)。此外,飞书通过互联互通策略(将多维表格上线企业微信、钉钉平台),扩大产品覆盖范围,试图将“飞书多维表格”打造成“跨平台的AI表格标准”。

  2. 钉钉:依托阿里生态,用“免费+模仿”快速抢占市场
    钉钉的优势在于阿里生态的整合能力

    • 大模型支持:依托“通义千问”大模型,钉钉AI表格可实现更精准的自然语言交互(如“帮我分析上月销售数据的趋势”);
    • 生态联动:与阿里云、淘宝、1688等阿里系产品打通,企业可在钉钉中直接调用阿里云的算力、淘宝的电商数据,提升AI表格的“业务闭环能力”;
    • 免费策略:2025年无招回归后,钉钉将多维表格全面免费,针对中小企业推出“0成本使用AI表格”的套餐,快速吸引价格敏感型用户。

四、竞争中的“火药味”:飞书“呛声”钉钉,强调“产品灵魂”

在2025年飞书未来无限大会上,飞书多位负责人对钉钉的“模仿行为”表示不满:

  • 飞书多维表格负责人施凯文:“你投入感情花很长时间创造的产品,被别人完全不负责任的挪走,肯定觉得不爽。但我们不怕抄,因为飞书多维表格的壁垒是长期投入、细节把控与持续创新——用户用了之后,能感知到谁是‘有灵魂’的产品。”
  • 飞书CEO谢欣:“如果办公工具主要围绕‘打卡’功能,一年沉淀的只是千万次打卡数据,AI或许只能预测‘哪些员工会迟到’。而飞书的文档功能,沉淀的是企业的知识资产,这才是AI真正能发挥价值的地方。”
    这些“不点名的呛声”,显示飞书对钉钉的“跟随策略”充满警惕,同时也在通过“差异化定位”(知识沉淀vs. 基础功能)巩固自身优势。

总结:飞书领跑体验与创新,钉钉追赶生态与用户

目前,飞书在AI表格领域处于“领跑者”位置,其优势在于:

  • 先发积累的产品体验与创新能力;
  • 新兴行业的高渗透率与用户粘性;
  • “真落地”的AI产品策略(如M3级成熟应用)。

钉钉则处于“追赶者”位置,其优势在于:

  • 庞大的传统企业用户基数;
  • 阿里生态的整合能力(大模型、算力、电商数据);
  • 免费策略带来的快速用户增长。

未来竞争的关键,将集中在AI功能的落地效果(如是否能真正提升企业效率)、生态的开放与整合(如跨平台使用、与其他工具的联动)以及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如传统企业的AI转型需求)。飞书若能保持“创新+体验”的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在新兴行业的份额;钉钉若能通过“生态+免费”快速激活传统企业的AI需求,也可能实现反超。

从当前态势看,两者的竞争将持续加剧,AI表格领域的“三国杀”(钉钉、飞书、企业微信)也将进入更激烈的阶段。</think>### 钉钉与飞书在AI表格领域的竞争态势分析(2025年)
2025年,随着AI技术在企业办公场景的深度渗透,钉钉(阿里系)与飞书(字节系)在AI表格领域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两者均将AI表格视为“下一代Office”的核心入口,围绕产品创新、市场渗透、生态整合展开激烈争夺,呈现“飞书领跑体验与创新,钉钉追赶生态与用户”的格局,具体竞争态势如下:

一、产品迭代:飞书先发构建壁垒,钉钉后发追赶功能

  1. 飞书:长期投入,打造“有灵魂”的AI表格
    飞书的多维表格于2020年推出,是国内最早将“表格+AI”深度融合的企业办公产品之一。经过5年迭代,2025年飞书未来无限大会上,其AI表格功能升级至单表支持1000万热行计算,并内置DeepSeek、豆包等大模型,可直接在表格中调用AI进行数据清洗、趋势预测、自动化流程创建(如财务报销、库存管理)。飞书多维表格负责人施凯文强调,其核心壁垒在于“长期投入、细节打磨与持续创新”——产品不仅满足基础功能需求,更通过“有灵魂的设计”(如用户交互细节、场景化适配)提升用户粘性,形成“抄不走的体验优势”。

  2. 钉钉:后发跟随,用“免费+模仿”缩小差距
    钉钉的多维表格于2022年末上线,2024年推出“多维表+AI”功能(如AI字段生成、数据分析),但直至2025年无招回归(钉钉创始人)后,才将多维表格全面免费,并强化“表格即文档”功能(将文档融入表格行记录,拓展应用场景)。钉钉的策略是用免费降低用户尝试门槛,同时依托阿里生态(如通义千问大模型、阿里云的算力支持),快速复制飞书的核心功能(如AI数据处理、自动化流程),但在产品细节与创新上仍处于“追赶者”位置。

二、市场渗透:飞书抢占新兴行业,钉钉依赖传统企业

  1. 飞书:月活逼近1000万,新兴行业占比高
    据飞书2025年7月数据,其多维表格月活跃用户(MAU)即将突破1000万,主要来自高增长、重创新的新兴行业:

    • 新能源汽车:销量前30的品牌中,6成使用飞书多维表格(如特斯拉、比亚迪的部分供应链企业);
    • AI产业:DeepSeek、智元机器人等AI创业公司,成立初期即选择飞书作为核心办公工具;
    • 大型央企:某8万员工的央企,年创建940万篇飞书文档,依赖飞书的知识沉淀与AI问答功能
      这些案例显示,飞书的AI表格更符合企业对“知识资产”与“智能化效率”的需求,用户粘性(如平均使用时长)高于钉钉。
  2. 钉钉:用户基数大,但AI表格使用率待提升
    钉钉作为国内企业办公领域的“老玩家”,拥有2500万企业用户(2024年数据),但AI表格的使用率仍较低(据2024年12月数据,仅230万家企业使用钉钉AI功能,占比不足10%)。其用户主要集中在传统企业(如制造业、零售业),这些企业更看重钉钉的“打卡、审批”等基础功能,对AI表格的“智能化数据处理”需求尚未充分激活。不过,2025年免费策略推出后,钉钉AI表格的用户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如7月发布后,周活跃用户环比增长30%)。

三、竞争策略:飞书靠“体验+创新”,钉钉靠“生态+免费”

  1. 飞书:“真落地”的AI产品策略,引领市场方向
    飞书CEO谢欣在2025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不做概念验证,只交付务实能用的AI产品”,并发布AI应用成熟度模型(M1:概念验证;M2:早期试用;M3:成熟应用;M4:完全落地),将多维表格定位为“M3级成熟应用”(可大规模推广)。此外,飞书通过互联互通策略(将多维表格上线企业微信、钉钉平台),扩大产品覆盖范围,试图将“飞书多维表格”打造成“跨平台的AI表格标准”。

  2. 钉钉:依托阿里生态,快速抢占用户
    钉钉的优势在于阿里生态的整合能力

    • 大模型支持:依托“通义千问”大模型,钉钉AI表格可实现更精准的自然语言交互(如“帮我分析上月销售数据的趋势”);
    • 生态联动:与阿里云、淘宝、1688等阿里系产品打通,企业可在钉钉中直接调用阿里云的算力、淘宝的电商数据,提升AI表格的“业务闭环能力”;
    • 免费策略:2025年无招回归后,钉钉将多维表格全面免费,针对中小企业推出“0成本使用AI表格”的套餐,快速吸引价格敏感型用户。

四、竞争中的“差异化定位”:知识沉淀vs. 基础功能

飞书与钉钉的竞争,本质是**“知识资产型办公” vs. “基础功能型办公”**的差异化定位:

  • 飞书强调“知识沉淀”:其文档功能沉淀的是企业的知识资产(如某央企年创建940万篇飞书文档),AI表格则是“知识资产的智能化处理工具”,可帮助企业从“数据”中提取“知识”;
  • 钉钉强调“基础功能”:其核心功能是“打卡、审批、沟通”,AI表格则是“基础功能的延伸”,主要满足企业对“数据处理效率”的需求。

飞书CEO谢欣曾调侃:“如果办公工具主要围绕‘打卡’功能,一年沉淀的只是千万次打卡数据,AI或许只能预测‘哪些员工会迟到’。而飞书的文档功能,沉淀的是企业的知识资产,这才是AI真正能发挥价值的地方。”这种“差异化定位”,让飞书在新兴行业(如AI、新能源)中获得了明显优势,而钉钉则在传统企业中保持着基础功能的竞争力。

总结:飞书领跑,钉钉追赶,竞争持续加剧

目前,飞书在AI表格领域处于“领跑者”位置,其优势在于:

  • 先发积累的产品体验与创新能力;
  • 新兴行业的高渗透率与用户粘性;
  • “真落地”的AI产品策略(如M3级成熟应用)。

钉钉则处于“追赶者”位置,其优势在于:

  • 庞大的传统企业用户基数;
  • 阿里生态的整合能力(大模型、算力、电商数据);
  • 免费策略带来的快速用户增长。

未来竞争的关键,将集中在AI功能的落地效果(如是否能真正提升企业效率)、生态的开放与整合(如跨平台使用、与其他工具的联动)以及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如传统企业的AI转型需求)。飞书若能保持“创新+体验”的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在新兴行业的份额;钉钉若能通过“生态+免费”快速激活传统企业的AI需求,也可能实现反超。

从当前态势看,两者的竞争将持续加剧,AI表格领域的“三国杀”(钉钉、飞书、企业微信)也将进入更激烈的阶段。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