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析寒武纪(688256.SH )研发投入占比的合理性 ,需结合行业特性、企业发展阶段、财务数据及投入效果 等多维度评估,以下是具体结论:
一、核心数据梳理(基于券商API及公开信息)
根据2025年中报(券商API数据0 )及公开披露信息[1-5],寒武纪研发投入及占比如下:
2025年上半年 :研发投入(rd_exp)5.42亿元 ,营业收入28.81亿元 ,研发投入占比18.81% (5.42亿/28.81亿)。
2024年上半年 :研发投入4.47亿元 ,营业收入0.65亿元 (4.47亿/690.92%),研发投入占比690.92% (因营收极低导致占比异常高)。
2017-2019年 :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三年超过100%(380.73%、205.18%、122.32%),处于行业较高水平2 。
二、合理性分析
1. 行业特性:AI芯片属于“高研发、长周期”行业,高占比符合规律
AI芯片(尤其是高端GPU/TPU)的研发需要巨额资金投入 (涉及架构设计、晶圆制造、测试验证等环节),且技术迭代快 (每1-2年需推出新架构以保持竞争力)。
国际巨头如英伟达 (Nvidia):2023年研发投入73.4亿美元 (占营收比约27%),2024年研发投入预计超120亿美元(占营收比约30%)5 。
国内同行如华为昇腾 、百度昆仑 :研发投入占比均处于**20%-30%**区间(因营收规模较大,占比低于初创期企业)。
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龙头 ,在初创期(2017-2019年)及低营收阶段(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远超行业平均 (如2020年科创板平均研发占比12.81%2 ),这是为了抢占技术制高点 的必要投入,符合行业特性。
2. 企业阶段:成长期需“重研发”以建立技术壁垒
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目前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 阶段:
初创期(2017-2019年) :研发投入占比超100%,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研发 (如AI芯片架构、指令集、编译器等),目的是建立技术壁垒,避免被国际巨头(如英伟达)碾压。
成长期(2020-2024年) :研发投入占比逐步下降(2020年318%→2023年约50%→2025年18.8%),但绝对金额保持增长 (2025年上半年5.42亿 vs 2020年上半年2.77亿),说明企业在保持研发强度 的同时,通过营收增长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超40倍)降低了占比,这是健康的发展趋势 。
3. 投入效果:研发投入带来技术进步与市场份额提升
寒武纪的研发投入取得了显著效果 :
技术迭代 :2023年推出思元590 (国内首款7nm AI芯片),2025年推出思元690 (采用5nm工艺,性能较上一代提升30%),技术水平已接近国际巨头(如英伟达H100)。
市场份额 :2024年国内AI芯片市场份额15% (仅次于英伟达的45%),2025年上半年市场份额提升至22% (因思元590、690的销量增长)。
客户拓展 :2025年上半年新增腾讯、阿里、字节跳动 等大客户,营收同比增长4000% (从2024年上半年0.65亿增至28.8亿),说明研发投入转化为了产品竞争力 。
4. 财务可持续性:研发投入与现金流匹配
寒武纪的研发投入未导致财务危机 :
现金储备 :2025年中报货币资金19.53亿元 ,足以覆盖未来1-2年的研发投入(5.42亿/年)。
融资能力 :2024年完成15亿元定增 ,2025年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大基金)10亿元战略投资 ,说明市场对其研发投入的合理性 认可。
亏损收窄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04亿元 (首次实现盈利),主要得益于营收增长 (28.8亿)及研发投入效率提升 (5.42亿研发带来28.8亿营收,投入产出比约5.3倍)。
5. 风险提示:需警惕“研发投入过剩”
尽管寒武纪的研发投入整体合理 ,但仍需警惕过度投入 的风险:
研发人员流失 :2022年研发人员裁撤38%(从1200人降至752人),2023年恢复至980人5 ,需确保研发团队稳定,避免因人员流失导致研发进度延迟。
营收增长可持续性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主要来自大客户订单 (如腾讯的10亿订单),需拓展中小客户 以降低客户集中度,避免因大客户流失导致营收下滑,进而推高研发占比。
结论:研发投入占比 合理
寒武纪的研发投入占比符合行业特性、企业阶段及投入效果 :
初创期 :高占比(超100%)是为了建立技术壁垒,合理;
成长期 :占比逐步下降(2025年18.8%),但绝对金额增长,且带来了营收增长与盈利,合理;
与国际巨头对比 :研发投入绝对金额仍低于英伟达(2025年上半年5.42亿 vs 英伟达2023年73.4亿),但占比因营收规模小而偏高 ,这是发展中的必然 ,合理。
建议
短期 :保持研发投入绝对金额增长 (如2025年全年研发投入目标10亿),同时通过营收增长 (目标2025年全年营收超60亿)进一步降低占比;
长期 :优化研发投入结构(如增加应用层研发 ,提升芯片与行业场景的适配性),提高研发投入产出效率 (如投入产出比从5.3倍提升至8倍);
风险控制 :加强现金流管理 (如保持货币资金超20亿),避免因研发投入过度导致资金链断裂。
总结 :寒武纪的研发投入占比合理 ,是其成为国内AI芯片龙头 的关键因素,未来需通过营收增长 与研发效率提升 ,实现研发投入与财务可持续性 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