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证券应对监管政策变化的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核心方向,结合其近年经历的监管挑战与公开回应总结:
一、直面监管处罚,推动违规业务整改与合规体系重建
2020年,江海证券因债券自营、资产管理产品备案、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等多项业务违规,被证监会采取暂停相关业务各六个月的严厉监管措施,分类评级从BBB级骤降至C级,业绩大幅下滑。此后,公司将合规重建作为核心任务:
- 暂停违规业务并开展全面自查,梳理业务流程中的合规漏洞;
- 调整内部管理架构(如高层人事变动),强化合规部门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 加强员工合规培训,将合规要求嵌入业务决策全流程,避免再次触碰监管红线。
二、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盈利质量以应对监管压力
监管处罚后,江海证券通过收缩高风险业务、聚焦优势领域实现业绩修复:
- 2022年,尽管总收入下滑,但通过控制成本、优化业务结构(如减少自营业务风险暴露),净利润实现显著增长;
- 2023年,营业总收入与净利润均大幅提升,成功扭亏为盈,标志着业务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效。
- 未来,公司计划进一步强化差异化竞争优势(如依托黑龙江国有控股券商的区域资源,聚焦地方企业服务),避免过度依赖高风险业务。
三、响应监管导向,服务国家战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针对证监会“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监管要求,江海证券明确将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作为业务重点:
- 增强发行上市制度包容性,鼓励以产业整合为目的的并购重组,引导资本向高端制造、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国家战略产业聚集;
- 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培育“耐心资本”,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供金融支撑。
四、强化风险防控,提升监管效能与市场稳定性
江海证券积极配合证监会“防风险、强监管”的要求,通过技术赋能与协同监管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 借助先进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提升监管精准度与穿透性,强化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 加强与监管部门、交易所的协同合作(如响应上交所对异常交易的监控要求),维护市场公平透明;
- 优化市场预期管理,通过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稳定资金杠杆等方式,确保资本市场稳健运行。
五、加强内部合规管理,避免再次触发监管红线
2020年,江海证券青岛分公司因负责人变更未及时办理手续被青岛监管局出具警示函,暴露了分支机构合规管理的漏洞。此后,公司进一步完善内部合规流程:
- 严格执行《证券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监管办法》等规定,确保分支机构负责人变更等事项及时办理备案;
- 强化合规管理覆盖范围(包括所有业务、部门与员工),将合规要求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流程。
综上,江海证券应对监管政策变化的核心逻辑是:以合规为底线,以业绩修复为基础,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方向,通过内部改革与业务调整,实现“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平衡。未来,其能否持续强化合规体系、深化业务转型,将决定其在严格监管环境下的长期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