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天恒如何通过研发创新与全球化提升药品质量

百利天恒通过研发创新、生产管控、临床价值导向及全球化布局提升药品质量。公司搭建HIRE-ADC等核心技术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业链一体化,并推进全球临床试验与国际合作,确保产品符合国内外标准。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4 分钟

百利天恒作为集药品研发、生产与营销一体化的现代生物医药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的核心路径围绕研发创新、生产管控、临床价值导向及全球化布局展开,具体措施如下:

一、强化研发创新,构建产品质量的核心驱动力

  1. 搭建全球领先的创新研发平台
    公司通过**HIRE-ADC平台(创新ADC药物)、GNC平台(多特异性抗体)、SEBA平台(特异性增强双特异性抗体)**等核心技术平台,支撑创新药研发。截至2024年上半年,依托这些平台已形成3个III期临床资产(2个ADC、1个双抗)、10个早期核心临床资产及系列临床前项目,为高质量产品输出奠定基础

  2.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024年研发投入达14.43亿元,同比增长93.34%;2025年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一方面深挖现有管线潜力(如BL-B01D1、BL-M11D1等),探索新适应症及联合用药(如BL-M07D1与PD-1/PD-L1、帕妥珠单抗的联合方案);另一方面整合全球资源,拓展新管线,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磅产品

二、完善生产与质量控制体系,保障产品一致性

  1. 产业链一体化能力
    公司拥有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全产业链布局(如精西药业的化学原料药、多特生物的大分子生物药/ADC生产),实现生产环节的全程可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 严格的质量管控
    2023年ESG报告提到,公司通过安全生产管理、污染防治、供应链管理等措施,保障生产过程的合规性与产品质量。例如,在乳状注射剂、泡腾制剂等特殊剂型上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形成特色产品集群,确保产品符合国内外标准

三、聚焦临床价值,解决未满足的医疗需求

公司始终立足于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专注于麻醉、肠外营养、抗感染、儿科等领域,同时在ADC、双抗等前沿领域布局。例如,BL-B01D1(EGFR×HER3-ADC)用于复发性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III期临床已完成首例入组,2025年有望向一线及全球拓展;BL-M11D1(CD33 ADC)的I期临床展现优异疗效,2025年将披露完整数据,潜在销售峰值达15-20亿美元

四、全球化布局,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1. 全球临床试验推进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全球开展70余项临床试验,其中美国有6项临床研究(如BL-B01D1的全球I期);2025年BMS将启动BL-B01D1的首个全球注册性临床,推动产品向全球市场渗透

  2. 国际合作与授权
    与BMS就BL-B01D1达成合作,首付款及知识产权收入推动2024年业绩扭亏为盈;2025年计划借助国际合作,将更多高质量产品推向全球,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总结

百利天恒提升产品质量的核心逻辑是**“研发驱动+生产管控+临床价值+全球化”**,通过技术平台构建、研发投入加大、产业链一体化及国际布局,持续输出符合临床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生物医药产品,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注:以上信息综合自公司公告、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调研纪要及ESG报告。)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