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贝壳如何提升存量房交易占比”这一问题,需结合行业趋势(存量房时代来临)、贝壳的核心战略及具体执行举措,从市场覆盖、效率提升、服务闭环、技术赋能等维度展开分析:
一、行业背景:存量房时代的必然选择
随着“房住不炒”成为市场共识,房地产行业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运营”。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二手房交易占比攀升至46%(),2025年一季度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持续高位()。购房者偏好从“期房”转向“所见即所得”的存量房,为贝壳提升存量房交易占比提供了市场需求基础。
二、贝壳提升存量房交易占比的核心策略
贝壳通过**“一体三翼”战略**(存量房与新房为“一体”,家装、租赁、贝好家为“三翼”),将存量房作为基本盘,通过以下举措强化其占比:
1. 依托ACN经纪人协作网络,发挥规模效应
ACN(Agent Cooperation Network)是贝壳的核心基础设施,通过整合经纪人、门店资源,实现房源与客源的高效匹配。
- 规模扩张:2025年一季度,ACN网络覆盖5.5万家活跃门店(),较2023年的4.2万家增长31%();活跃经纪人数量从2023年的39.7万人增至2025年一季度的约50万人(隐含增长,因2023年增长14%)。
- 效率提升:ACN网络打破了传统中介的“信息壁垒”,通过“房源共享、佣金分成”模式,提高了房源流通效率。2025年Q1,贝壳存量房GTV(交易总额)同比增长28.1%(),远超行业平均增速,正是ACN规模效应的体现。
2. 扩张门店与经纪人队伍,提升市场渗透率
- 高能级城市深耕:在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贝壳通过自营品牌“链家”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如北京、上海的贝壳平台仅链家一个经纪品牌,保证核心存量市场的业务领先)()。2023年,贝壳在这些城市的渗透率显著提升()。
- 低线城市渗透:通过“3P模式”(加盟&平台模式)拓展中低线城市,提升二手房交易占比、经纪渗透率及市占率()。低线城市二手房交易占比、经纪渗透率均低于高线城市,是贝壳存量房增长的中长期潜力市场。
3. 应用AI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贝壳通过AI技术优化房源匹配、经纪人效率及客户体验,降低交易成本:
- AI房源匹配: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精准推荐房源,缩短交易周期;
- 经纪人赋能:AI工具(如智能话术、客户画像)提升经纪人的沟通效率和转化率;
- 运营优化:AI助力门店管理(如房源库存预警、客户流量预测),降低运营成本。2025年Q1,贝壳营业成本增速(51.0%)低于收入增速(42.4%),部分得益于AI技术的效率提升()。
4. 协同非房业务,构建服务闭环
贝壳通过“一体三翼”战略,将存量房交易与家装、租赁等非房业务协同,提升客户粘性:
- 家装业务:2025年Q1,家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3%(),通过“交易+家装”闭环,吸引存量房客户从“买房”到“装修”的持续消费;
- 租赁业务:2025年Q1,租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8%(),通过租赁服务积累客户,未来转化为存量房交易客户;
- 贝好家:提供房屋托管、维修等服务,增强客户对贝壳的信任,促进存量房交易的重复转化。
5. 强化存量房与新房业务的协同
尽管存量房是基本盘,贝壳通过新房业务的“引流”作用,反哺存量房交易:
- 2025年Q1,新房交易额同比增长53%(),远超行业平均(行业新房销售额微降0.4%),新房客户中部分会转化为存量房客户(如“以旧换新”需求);
- 新房业务的“客源优势”(如首次购房者),通过ACN网络导入存量房市场,提升存量房交易占比。
三、效果验证:存量房占比提升的具体表现
- GTV占比:2025年Q1,贝壳存量房GTV(5803亿元)占总GTV(8437亿元)的68.8%(),较2023年的64.5%(2023年存量房GTV20280亿元,总GTV31429亿元)提升4.3个百分点;
- 收入占比:2023年,存量房业务收入占比46.2%(2023年存量房收入280亿元,总营收526亿元),较2022年的42.1%提升4.1个百分点();
- 市占率:2023年,贝壳存量房市占率在高线城市(如北京、上海)保持领先地位,低线城市市占率持续提升()。
四、挑战与应对
- 成本压力:2025年Q1,贝壳营业成本增长51.0%(),主要源于门店扩张及AI技术投入;
- 组织熵增: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压力,需通过“效率革命”(如AI赋能)降低组织成本。
结论
贝壳提升存量房交易占比的核心逻辑是:以存量房为基本盘,依托ACN网络发挥规模效应,通过AI技术提升效率,协同非房业务构建服务闭环,深耕高线城市与拓展低线城市并重。在存量房时代,贝壳有望通过“一体三翼”战略,进一步巩固其龙头地位,提升存量房交易占比。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数据及网络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