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作为光伏行业龙头企业,面对产能过剩、组件价格持续下滑、行业普遍亏损的“寒冬”环境(2024年全年亏损34.55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扩大至-28.45亿元),通过战略收缩、多元化布局、储能转型、全球化抗风险及技术创新五大核心策略应对,力求稳健穿越周期。
一、战略收缩与风险控制:规避不确定性,确保财务稳健
面对市场需求疲软与价格战压力,天合光能采取“减速入弯”的务实策略,通过终止重大融资与分拆计划收缩战线,避免更大风险:
- 2024年7月,终止筹划1年之久的109亿元定增计划(原用于高效电池项目);
- 2024年12月,终止分拆控股子公司“天合富家”上市事宜,称“结合行业趋势与自身优势做出战略性决策”。
同时,公司始终严格控制资产负债率(此前保持在70%以内),避免过度杠杆化,确保财务韧性。
二、多元化业务布局:对冲组件业务风险,稳定现金流
天合光能通过拓展非组件业务,降低对光伏组件的依赖,提升抗风险能力:
- 支架业务:2024年三季度支架出货量约2GW,其中跟踪支架占比超70%,盈利性明显提升,成为稳定利润来源;
- 分布式电站运维:截至2024年9月底,分布式电站运维规模达15.2GW,业务稳步增长,为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与利润。
三、储能业务:打造新增长引擎,抓住“光储平价”机遇
天合光能将储能业务视为未来核心利润增长点,依托技术与市场布局实现突破:
- 出货与毛利率提升:2024年三季度储能出货量接近850MWh,其中欧洲市场出货超300MWh,板块毛利率因产品力提升、成本下降及海外高毛利市场占比增加大幅改善;
- 海外市场拓展:公司在欧洲、美国等海外市场斩获大量储能订单,2025年海外销售比例有望大幅提升,带动整体毛利率回升;
- 光储融合:随着“光储平价”时代到来,天合光能通过光伏与储能协同,提升综合解决方案能力,抓住清洁能源转型机遇。
四、全球化布局:分散市场风险,应对贸易壁垒
天合光能通过全球业务覆盖(海外营收占比达50%以上),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并针对贸易壁垒采取针对性措施:
- 美国市场:储备充足电池组件库存,应对新加征关税;运输途中的产品即将入关,确保供应稳定;
- 东南亚市场:印尼1GW TOPCon电池组件工厂(不受东南亚四国“双反”政策影响,税率低),规避贸易风险,提升成本竞争力。
五、技术创新:保持产品竞争力,应对价格战
天合光能始终将技术研发作为核心驱动,尤其是N型TOPCon技术的领先地位,使其产品在市场中具备差异化优势:
- 2023年,天合光能TOPCon电池效率突破26.58%,为未来市场表现奠定技术基础;
- 技术创新降低产品成本,提升性价比,在价格战中保持竞争力。
总结
天合光能应对行业寒冬的核心逻辑是:通过战略收缩控制风险,多元化业务对冲组件依赖,储能转型打造新增长,全球化布局分散风险,技术创新保持竞争力。这些策略既应对了当前的市场压力,也为未来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2024年以来业绩承压,但公司通过上述举措,有望在光伏行业周期中逆势而上,实现迭代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