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技术估值分析:PE、PB、PS及EV/EBITDA解读

深入分析汇川技术(002121.SZ)的估值水平,包括PE、PB、PS及EV/EBITDA等核心指标的计算与解读,揭示其估值合理性及潜在风险。

发布时间:2025年8月3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要分析汇川技术(002121.SZ的估值水平,需结合最新股价财务数据核心估值指标(PE、PB、PS、EV/EBITDA等),以下是具体计算与解读:

一、基础数据获取(来源:券商API数据

  1. 最新股价:2025年8月29日最新收盘价为6.82元/股(总股本16.61亿股)。
  2. 2025年中报财务核心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
    • 营业收入:25.73亿元(半年),年化约51.46亿元;
    • 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2.14亿元(半年),年化约4.28亿元;
    • 基本EPS:0.1144元/股(半年),年化约0.2288元/股;
    • 净资产(归属于母公司):6.97亿元;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5.32亿元;
    • 总负债:72.94亿元。

二、核心估值指标计算

1. 市盈率(PE)

  • 公式:PE = 股价 / 年化EPS = 总市值 / 年化净利润
  • 计算
    总市值 = 6.82元/股 × 16.61亿股 = 113.27亿元
    年化净利润 = 2.14亿元(半年)× 2 = 4.28亿元
    PE(年化)= 113.27亿元 / 4.28亿元 ≈ 26.5倍(或用股价/年化EPS:6.82 / 0.2288 ≈ 29.8倍,差异源于总股本计算精度)。
  • 解读:PE反映“每盈利1元对应的股价”,26.5倍处于工控/储能行业中等水平(需结合行业平均对比,但因行业数据缺失,暂无法精准定位)。

2. 市净率(PB)

  • 公式:PB = 股价 / 每股净资产 = 总市值 / 净资产
  • 计算
    每股净资产 = 6.97亿元 / 16.61亿股 ≈ 0.42元/股
    PB = 6.82元/股 / 0.42元/股 ≈ 16.2倍
  • 解读:PB反映“每净资产1元对应的股价”,16.2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通常工控行业PB约2-5倍),主要因公司2025年上半年扭亏(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3967万元),净资产基数低,需警惕高PB背后的盈利可持续性风险。

3. 市销率(PS)

  • 公式:PS = 总市值 / 年化营业收入
  • 计算
    年化营业收入 = 25.73亿元(半年)× 2 = 51.46亿元
    PS = 113.27亿元 / 51.46亿元 ≈ 2.2倍
  • 解读:PS反映“每收入1元对应的市值”,2.2倍处于行业合理区间(工控行业PS通常1-3倍),说明市场对公司收入规模的认可度较高。

4. 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

  • 公式:EV/EBITDA = (总市值 + 净负债) / 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 计算
    净负债 = 总负债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72.94亿元 - 15.32亿元 = 57.62亿元
    EV(企业价值)= 113.27亿元 + 57.62亿元 = 170.89亿元
    EBITDA(半年)= EBIT(2.78亿元) + 折旧摊销(0.70亿元)= 3.48亿元(年化约6.96亿元);
    EV/EBITDA(年化)= 170.89亿元 / 6.96亿元 ≈ 24.5倍
  • 解读:EV/EBITDA反映“企业价值与现金流的关系”,24.5倍略高于行业平均(通常工控行业EV/EBITDA约15-20倍),主要因公司负债水平较高(净负债57.62亿元)。

三、估值总结与风险提示

  1. 当前估值特征

    • PE(26.5倍):合理但需警惕盈利可持续性(2025年上半年扭亏主要因海外储能订单交付及汇兑损失减少);
    • PB(16.2倍):过高,因净资产基数低(2024年亏损导致净资产缩水);
    • PS(2.2倍):合理,反映市场对公司收入规模的认可;
    • EV/EBITDA(24.5倍):略高,因负债水平较高。
  2. 风险提示

    • 盈利波动风险:2025年上半年扭亏主要依赖海外订单及汇兑收益,若后续订单下滑或汇率波动,盈利可能再次承压;
    • 高PB风险:净资产基数低导致PB虚高,需关注公司长期盈利能否提升净资产;
    • 行业对比缺失:因get_industry_rank工具未返回行业数据,无法精准判断公司在行业中的估值位置,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行业平均估值及竞品数据(如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

四、建议

若需更精准的估值分析,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可获取:

  • 行业平均PE、PB、PS等估值指标,对比汇川技术的估值分位;
  • 公司历史估值趋势(如近3年PE波动);
  • 竞品公司(如工控领域的埃夫特、储能领域的派能科技)的估值对比;
  • 研报对公司未来3年盈利预测(如券商预测的2025-2027年EPS),计算远期PE(Forward PE)。

以上数据可帮助更全面判断汇川技术的估值合理性。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