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债务重组进展情况(截至2025年8月)
一、2025年到期债务概况
根据网络搜索结果,2025年是万科的偿债高峰期,需偿还的债务包括:
- 公开市场债务约300亿元(如境内中期票据、公司债券等);
- 其他各类到期债务,总金额约1150亿元(含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其中,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为关键时点,短期债务占比上升,现金流压力显著。
二、已完成的债务兑付进展
万科2025年以来已顺利完成多笔到期债务的兑付,体现了“保兑付”的决心:
- 1月到期债务:2025年1月27日到期的境内中期票据“22万科MTN001”,万科如期完成本金及利息全额兑付。
- 提前赎回债券:1月24日,万科发布公告,对2020年发行的“5+2”年限债券“20万科02”进行100%全额赎回(原可存续至2027年),彰显了资金安排的充裕性。
三、债务重组的核心应对措施
万科通过经营端回款、资产处置、非主业退出及融资拓展四大路径,积极化解债务压力:
1. 经营端:销售回款与大宗交易
- 销售回款:2024年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金额2460.2亿元(销售面积1810.7万平方米),2025年1-5月销售回款率保持在**100%**以上,为债务兑付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支持。
- 大宗资产交易:2024年万科大宗交易规模超250亿元(行业第一),2025年上半年继续推进,如与深铁集团达成深圳红树湾项目交易,通过盘活优质资产回笼资金。
2. 资产处置:瘦身健体与存量盘活
- 2024年以来,万科通过处置上海、深圳等地的优质商业资产(如七宝万科广场50%股权、南翔印象城MEGA 48%股权),累计回笼资金超93亿元。
- 推动“存量土地盘活、存量房源盘活及经营性资产良性循环”,2023年以来累计盘活项目64个,涉及可售货值约785亿元。
3. 非主业退出:聚焦核心业务
万科明确“退出非主业”的战略,除房地产开发、长租公寓、物业服务三项主业外,清理和转让非主业的财务投资(如金融、物流等),减少资金占用。
4. 融资端:拓展资金来源
- 金融机构支持:2025年1-5月,万科新增融资和再融资341亿元,融资成本保持低位(新增融资综合成本约3.58%)。
- 经营性物业贷:2024年以来,万科落地经营性物业贷超250亿元,以持有型物业(如写字楼、商场)为抵押,获取长期资金。
- 政府与大股东支持:深圳市国资委明确表示,市属国资国企(资产超5万亿元)将通过市场化手段支持万科,深铁集团(万科大股东)也通过项目交易等方式助力万科瘦身。
四、财务背景:债务重组的基础
根据万科2025年半年报(券商API数据),公司财务状况虽仍有压力,但已出现边际改善:
- 总资产:1194.15亿元(较2024年末略有下降,主要因资产处置);
- 总负债:872.99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约10%,债务结构优化);
- 净利润: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8.65亿元**(稀释后),亏损主要因房地产项目结算规模下降及资产减值计提,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已回正(1-5月经营性现金流为正)。
五、未来展望
万科管理层表示,2025年将继续推进“瘦身健体”,计划每年完成200亿元大宗资产交易,并通过融资模式转型(如REITs、经营性物业贷)优化债务结构。同时,深圳市国资委、深铁集团等外部支持,为万科债务重组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综上,万科2025年债务重组进展顺利,已完成多笔关键债务兑付,应对措施成效显著,财务状况逐步改善。未来,随着经营端的持续恢复和外部支持的强化,万科有望逐步化解债务压力,实现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