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土储结构优化分析(2023-2025年趋势)
一、土储规模概况(基于财务数据)
根据万科2025年中报(000002.SZ),存货余额为4625.19亿元(其中主要为房地产开发成本及未竣工项目),较2024年末(约4800亿元)略有下降,反映公司在市场调整期适度控制土储规模,优先消化现有库存。
二、土储结构优化核心方向
从2023年以来的公开信息看,万科土储结构优化主要围绕区域集中化、成本合理化、业态适配化三大维度展开:
1. 区域结构:向核心城市/高能级区域集中
- 2022年底现状:万科总土储(含在建及规划中)约1.19亿平米,其中上海、北京及南方区域(如广东、福建)的在建及规划中建面占比合计达52.1%,核心城市土储占比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约40%)。
- 2023年新增土储策略:公司通过定增募集150亿元,其中105亿元投向广州、中山、郑州、珠海、杭州、西安等核心城市的11个在建项目,进一步强化核心区域土储布局。这些项目的净利率区间为3.32%-11.44%,投资收益率高于行业平均(约3%-8%),既优化了区域结构,也提升了土储的盈利质量。
2. 成本结构:消化高成本土储,补充低成本优质地块
- 历史土储压力:2017-2021年房地产上行周期,万科购买了部分“昂贵土储”(如核心城市的高溢价地块),这些土储的拿地成本高于当前市场均价,导致盈利空间压缩。
- 优化措施:2023年以来,公司大幅减少高溢价地块的获取(上半年新土地购买面积同比下降14%),优先通过合作开发、存量盘活(如旧改、城市更新)获取低成本土储。例如,2023年万科与深圳地铁合作的“深铁万科城”项目,拿地成本较周边地块低约15%,有效降低了土储成本。
3. 业态结构:适配市场需求,增加改善型住宅占比
- 市场趋势:随着房地产市场从“刚需主导”向“改善主导”转型,万科土储中的改善型住宅(如大平层、叠拼)占比逐步提升。2023年新增土储中,改善型住宅占比约35%,较2022年提高10个百分点。
- 案例:2023年在杭州推出的“万科·未来天空之城”项目,以120-144平米的改善型户型为主,开盘去化率达85%,反映改善型土储的市场接受度较高。
三、优化效果及展望
- 短期效果:核心区域土储占比提升(2022年底52.1%→2023年底约55%),使得万科在2023年的销售均价较行业平均高约10%(1.71万元/平米 vs 行业1.55万元/平米),盈利空间有所修复。
- 中期展望:随着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边际复苏(如2024年以来北京、上海的成交量回升),万科的核心区域土储将逐步转化为销售业绩,预计2025-2026年改善型住宅的销售占比将提升至40%以上,土储的盈利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四、风险提示
- 市场复苏不及预期:若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万科的核心区域土储可能面临去化压力,影响盈利质量。
- 政策不确定性:若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收紧(如限购、限贷),改善型住宅的需求可能下降,导致土储去化速度放缓。
综上,万科的土储结构优化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核心区域占比、成本控制及业态适配性均有所提升。未来,随着市场复苏,这些优化措施将逐步转化为销售业绩和盈利增长,支撑公司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