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智能化布局围绕**“从传统车企向全球智能化科技公司转型”核心目标,通过战略架构调整、技术研发投入、开放生态合作及产品落地**四大维度推进,构建了“自研发力+开放协同”的智能化体系,以下是具体布局梳理:
一、战略层面:构建“森林生态”与“1+2+N”出行空间架构
长城汽车将智能化作为未来核心赛道,提出**“森林生态体系”,以能源(混动、纯电、氢能三轨并行)和智能化为导向,覆盖整车及供应链体系(如蜂巢能源电池、氢柠氢动力系统)。同时,推出“1+2+N”出行空间设计架构**:
- “1”指人机交互设计体系,构建“体验设计+体验评测+多方共创”三位一体的设计驱动体系;
- “2”指**智慧行驶(智能驾驶)+智慧空间(智能座舱)**两大核心场景;
- “N”指**多模态交互(语音、手势、视觉)**等新兴交互方式,如咖啡智能语音(多音区定位、连续对话、声音复刻)、后排手势控制车窗等功能。
二、技术研发:全栈自研与高频场景聚焦
长城汽车每年投入超百亿元研发费用(其中约50%用于智能化),聚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基础架构三大领域:
- 智能驾驶:全场景NOA与线控底盘
- 推出城市无图NOA(无需高精度地图),可实现复杂路口通行、乡村道路穿行、障碍物精准识别,覆盖高速、城市、乡村全场景;
- 自主研发智慧线控底盘,整合线控转向、制动、换挡、油门,支持L4级自动驾驶冗余,为高阶智能驾驶提供基础。
- 智能座舱:Coffee OS 3与多模态感知
- 全栈自研第三代智慧空间系统Coffee OS 3(首搭魏牌全新蓝山),以“AI智慧空间”为理念,具备“好看、好用、好玩、好听、好聪明”五大优势:
- 交互体验:支持“一次唤醒、连续对话、随意打断”的语音交互,微信车载版实现手机-车机信息流转,B站小场景、儿童专属动画等功能;
- 场景化服务:推送目的地附近餐厅优惠、音乐演出信息、前方天气等,后排成员可通过手势开关车窗;
- 多模态感知:自研算法可分析驾驶员疲劳程度(结合面部、动作、生理信号),儿童唤醒语音时自动切换儿童模式。
- 基础架构:可扩展的上车体中央计算平台
- 打造上车体中央计算平台,采用“主板+子板”硬件设计(支持后续扩展升级),软件通过容器化理念实现算力共享、负载均衡,解耦软硬件开发,支持持续OTA迭代(如魏牌全新蓝山已完成5次OTA,新增哨兵模式、转向盲区影像等功能)。
三、开放合作:“生而开放”的智能化生态
长城汽车坚持“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与腾讯、高德、科大讯飞、华为、杜比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构建智能化生态“朋友圈”:
- 2024年6月,与华为签署**《HUAWEI HiCar集成开发合作协议》**,成为首批获得HiCar源代码、开发工具的车企,实现手机-车机应用互通(如导航、会议、视频);
- 2024年8月,与腾讯、高德、科大讯飞、优酷、爱奇艺等企业签约,拓展空间智能生态(导航、语音、视觉)和娱乐内容生态(视频、音频),为Coffee OS 3提供应用适配(如高德导航、腾讯会议、爱奇艺视频),覆盖7大类别近30个高频应用。
四、产品落地:智能新能源矩阵与市场验证
长城汽车旗下哈弗、魏牌、欧拉、坦克、长城皮卡五大品牌均搭载智能化技术,形成智能新能源产品矩阵:
- 魏牌全新蓝山(2024年8月上市):作为首款搭载Coffee Pilot全场景NOA和Coffee OS 3的车型,上市后连续4个月销量超6000辆,2025年1月销量达8057辆(同比增长200%),其智能化功能(如NOA自动变道、哨兵模式、转向盲区影像)通过OTA持续升级;
- 哈弗F系(定位“AI智能网联SUV”):搭载腾讯车联TAI3.0,支持微信车载版、B站小场景,推进“4F道路”(年轻、科技、智能、运动);
- 欧拉品牌(纯电):聚焦女性用户,智能座舱支持语音定制、场景化服务(如美妆提醒、亲子模式)。
五、组织与人才:转型保障
长城汽车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如成立智能化研究院),推动从传统车企向科技公司转型。同时,人才待遇不设上限,吸引智能化领域高端人才(如算法、软件、硬件工程师),为研发投入提供人力支撑。
总结:智能化布局的核心逻辑
长城汽车智能化布局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通过“自研发力(掌握核心技术)+开放合作(整合全球资源)”的模式,聚焦高频场景(如通勤、家庭出行)**,推动智能驾驶(全场景NOA)、智能座舱(Coffee OS 3)等功能落地,最终实现“从汽车制造商到智能出行服务商”的转型。
(注:以上信息综合自网络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