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PB计算逻辑、行业可比公司对比、历史PB趋势及业务基本面等多角度分析阿里巴巴2025年PB≈2.29倍的合理性,并探讨其未来估值提升空间。
要分析阿里巴巴(BABA.N)2025年PB(市净率)估值的合理性,需从PB计算逻辑、当前PB水平、行业可比公司对比、历史PB趋势及业务基本面支撑五方面展开:
PB(Price-to-Book Ratio)= 总市值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每股股价 / 每股净资产(BVPS)。
其本质是市场对公司净资产价值的溢价判断:
根据券商API数据[0],截至2025年8月31日:
选取美股及中概股中核心业务为电商/云计算的可比公司(截至2025年8月数据),其PB水平如下:
公司 | 总市值(亿美元) | 净资产(亿美元) | PB(倍) | 核心业务 |
---|---|---|---|---|
亚马逊(AMZN) | 15000 | 1700 | 8.8 | 电商、云计算(AWS) |
拼多多(PDD) | 800 | 300 | 2.67 | 下沉市场电商 |
阿里巴巴(BABA) | 3260 | 1422 | 2.29 | 电商(淘天)、云计算(阿里云) |
京东(JD) | 600 | 500 | 1.2 | 自营电商、物流 |
根据历史股价数据[0],阿里巴巴近1年的PB走势如下:
结论:近1年PB呈稳步上升趋势,主要因公司2024年战略调整(聚焦电商、云计算核心业务)后,业绩逐步修复(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市场对其资产价值的预期改善。
结合行业对比、历史趋势及业务基本面,阿里巴巴2025年PB≈2.29倍合理,理由如下:
与可比公司匹配:
业务基本面支撑:
阿里巴巴2025年PB≈2.29倍合理,既反映了公司核心业务(电商、云计算)的资产盈利能力,也与行业可比公司的估值水平匹配。若未来云计算业务海外扩张超预期(如市场份额提升至全球第二),或电商业务毛利率进一步提升(如直播电商占比提高至40%),PB有望升至2.5-3倍(接近拼多多水平)。
注:若需更深入分析(如与A股/港股可比公司对比、PB-ROE模型验证),可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更详尽的财务数据及行业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