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华夏银行手续费收入占比仅6.8%的原因分析

本文深入分析华夏银行手续费收入占比偏低的原因,包括中间业务发展滞后、政策与会计调整影响、息差收窄导致业务导向变化等,并探讨行业共性问题及改进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华夏银行手续费收入占比(此处指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低的原因,可结合其财务数据及行业背景综合分析如下:

一、财务数据反映的直接特征

根据券商API数据[0],华夏银行2025年上半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n_commis_income)30.95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455.22亿元)的6.8%。这一占比显著低于上市银行整体水平(2020年新口径下上市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占比约16%[2][3][4]),且较其自身历史高点(2019年上半年占比28.24%[5])大幅下滑。

二、占比偏低的核心原因

1. 中间业务发展滞后,手续费收入大幅萎缩

华夏银行的手续费收入主要依赖传统业务(如银行卡、结算清算),而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如财富管理、投行业务、资产管理)拓展不足。

  • 传统业务增长乏力:银行卡业务是其手续费收入的主要来源(2023年上半年占中间业务收入的67.6%[5]),但受移动支付替代、利率市场化等因素影响,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增长放缓甚至下滑。
  • 高附加值业务缺失:相较于西方银行(如摩根大通资产管理手续费占比近40%、高盛投行业务收入占比高),华夏银行的财富管理、投行业务等轻资产业务占比极低,未形成特色竞争力[1]。

2. 政策与会计调整的影响

  • 资管新规的冲击:2018年“资管新规”要求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打破刚性兑付,导致华夏银行理财业务的手续费收入(原属手续费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幅减少[5]。
  • 会计政策调整:最新会计准则要求将信用卡分期手续费计入利息收入(而非手续费收入),进一步压缩了手续费收入的口径[2][3][4]。

3. 息差收窄导致“重利息、轻中间”的业务导向

华夏银行的收入结构高度依赖利息净收入(2025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占比约67.2%[0]),但受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影响,净息差持续收窄(2023年上半年净息差1.87%,同比下滑26BP[5])。为应对利息收入下滑,银行资源向贷款等利息业务倾斜,忽视了中间业务的拓展,导致手续费收入占比进一步下降。

4. 中间业务细分科目表现疲软

根据2023年半年报数据[5],华夏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36.54%,主要因理财业务收入大幅下滑(资管新规后净值化产品吸引力下降)及投行业务收入收缩(企业融资需求疲软)。而支撑非息收入增长的主要是租赁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非手续费项目,进一步凸显中间业务的乏力。

三、行业背景的共性问题

华夏银行的情况并非个例,反映了我国银行业的普遍困境:

  • 同质化竞争严重:多数银行将精力放在规模扩张(如地区银行向全国性银行转型),而非打造特色中间业务(如经纪、投资、资产管理)[1]。
  • 手续费收入结构单一:传统手续费(如银行卡、结算)占比过高,而混业收入(如财富管理、投行)占比低,难以抵御政策与市场变化的冲击[2][3][4]。

总结

华夏银行手续费收入占比偏低的本质原因是中间业务发展滞后,具体表现为传统业务增长乏力、高附加值业务缺失,叠加政策调整(资管新规、会计政策)与息差收窄的影响,导致手续费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持续下滑。若要提升手续费收入占比,需优化业务结构,加大财富管理、投行业务等轻资产业务的拓展,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如需进一步分析华夏银行与同业的横向对比(如手续费收入结构、中间业务增速),或深度挖掘其财务数据(如理财业务具体收入变化),可开启“深度投研”模式。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