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新能源业务增速达156.3%,核心驱动因素包括装机容量扩张、政策与市场需求支撑、技术进步与产业链整合。未来新能源业务有望成为公司长期业绩增长点。
中国核电新能源业务增速达156.3%(注:此处增速数据未在提供的财务指标中直接体现,需以公司官方披露为准),其核心驱动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根据网络搜索结果[2],截至2024年底,中国核电新能源在运装机容量达29.6GW(其中风电9.58GW、光伏20.02GW),在建项目规模14.36GW,计划“十四五”末突破30GW。装机容量的大幅增长直接推动发电量提升——2024年新能源发电量332.27亿千瓦时,同比大增42.21%(风电+50.50%、光伏+55.07%)。规模化运营不仅提高了产能利用率,还降低了单位运维成本,推动新能源业务毛利占比从2018年的0.2%提升至2023年的17.57%[2],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公司财务表现稳健,2023年营收749.57亿元(+5.15%),归母净利润106.24亿元(+17.91%)[2]。成本控制方面,天然铀自给率超70%,燃料成本占比稳定在25%-30%[2];规模化运维推动新能源项目度电成本下降,进一步提升了业务盈利能力。
中国核电新能源业务高增速的核心逻辑是:装机容量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政策与市场需求的支撑、技术进步与产业链整合的推动,以及财务稳健性与成本控制的保障。未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新能源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公司新能源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成为长期业绩的重要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