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能科(002015.SZ)储能业务增长潜力显著,主要基于项目规模快速扩张、政策红利支撑、战略转型聚焦及财务表现亮眼四大核心逻辑,具体分析如下:
一、储能项目规模快速扩张,储备与投运量持续增长
根据公开信息,公司储能业务聚焦电网侧与工商业侧,项目储备及投运规模呈爆发式增长:
- 备案规模:2023年完成独立储能备案项目4.5GW/9GWh、工商业储能备案31MW/62MWh;2024年9月底独立储能备案进一步提升至9.14GW/17.89GWh(同比2023年增长103%/99%)。
- 投运规模:2024年底电网侧储能总规模达650MW/1300MWh(同比2023年增长约44%/44%),用户侧储能11.75MW/31.96MWh(同比增长约78%/100%);2025年一季度,纳入省级电力规划的新型储能项目超1GW/2GWh,主要分布在江苏、重庆、宁夏等核心区域,预计2024年起逐步并网。
- 应用场景延伸:依托“源网荷储”一体化战略,储能与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2024年末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57.38%,同比2022年提升32个百分点),进一步拓展了储能的需求空间。
二、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支撑储能业务高增长
国家“双碳”目标及储能专项政策为公司储能业务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 产业政策:2023年《“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GW以上”,2024年《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2025年《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制高耗能行业绿证消费)等政策,推动绿电交易、储能调峰等需求激增。
- 收益保障:电网侧储能项目受益于容量电价(部分地区已出台储能容量补贴政策)及调峰调频收益,随着储能系统成本下降(2024年锂电池成本较2022年下降约30%),项目收益率预计将从当前的6%-8%提升至8%-10%(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披露)。
三、战略转型聚焦能源服务,储能成核心增长引擎
公司正从“传统电力企业”向“新型电力系统综合服务商”转型,能源服务(含储能、绿电交易、虚拟电厂等)是未来五年的核心增长点:
- 收入目标:计划五年内能源服务收入占比突破50%(2024年能源服务收入11.94亿元,同比增长337.25%,占总收入的12.2%)。
- 业务协同:储能与虚拟电厂、换电业务形成协同效应(2025年一季度虚拟电厂可调负荷约550MW,占江苏省30%),通过“储能+绿电+虚拟电厂”模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及客户粘性。
四、财务表现亮眼,储能业务盈利能力突出
- 收入增长:2024年能源服务收入11.94亿元,同比增长337.25%;其中储能业务收入占比约30%(估算),增速超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国内新型储能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约60%)。
- 毛利率:2024年能源服务毛利率达59.03%(同比微升0.28个百分点),高于公司整体毛利率(2024年整体毛利率约18%),显示储能业务的高盈利性。
- 业绩贡献:2025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35.15%),扣非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176.61%),主要来自储能、绿电交易等新能源业务的增长(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从2022年的24.94%升至2024年的57.38%)。
五、风险提示
- 政策执行不及预期:若储能补贴、绿电交易政策落地延迟,可能影响项目收益;
- 成本波动:锂电池、逆变器等核心组件价格上涨,可能挤压利润空间;
- 项目并网进度:部分储能项目因电网接入问题延迟并网,可能影响业绩释放。
结论
协鑫能科储能业务增长潜力巨大,规模扩张+政策支撑+战略聚焦+高盈利的组合,使其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三年的核心业绩增长点。预计2025-2027年,储能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将超50%,占能源服务收入的比例提升至40%以上(按公司五年规划目标)。
(注: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网络搜索,其中2024年及2025年数据均为公司公开披露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