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厦门银行不良贷款率仅0.83%的五大核心原因解析

本文深度分析厦门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0.83%低位的核心原因,包括严格风险管理体系、特色化经营策略、区域经济支撑及金融科技赋能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揭示其资产质量稳定性背后的逻辑。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4 分钟

厦门银行不良贷款率(2025年中报为0.83%)保持低位的核心原因可归纳为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特色化经营策略、区域经济支撑及金融科技赋能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一、严格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核心保障

厦门银行长期将资产质量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全流程风险管控实现不良贷款的持续压降。从历史数据看,该行不良贷款率自2020年以来连续多年下降(2020年0.98%、2021年0.91%、2022年0.86%、2023年中期0.80%),2025年中报虽微升至0.83%,但仍处于上市银行最低梯队。

  • 关注类贷款占比持续优化:2023年中期关注类贷款占比1.17%,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说明潜在风险资产规模小,资产质量稳定性强;
  • 分类型贷款风险可控:对公贷款(不含票据贴现)不良率2023年中期为1.18%(较年初下降0.21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率仅0.50%(市场低位),显示各业务条线风险均得到有效控制。

二、特色化经营策略降低违约风险

厦门银行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小微、面向台商”的市场定位,通过差异化客群选择与精准风控,培育了优质资产端:

  • 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深耕福建省内小微企业,2022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83.3亿元(占总贷款26.2%),服务客户1.94万户。通过“金融科技+线下调研”结合的方式,精准识别小微企业信用风险,降低违约率;
  • 两岸金融合作特色:作为大陆首家具有台资背景的城商行,依托股东方(如台湾富邦金控)资源,专门设立“台商金融部”,针对台企、台胞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台商客户多为优质企业(如制造业、科技型企业),且银行对其经营状况、信用记录更了解,风险控制更到位。

三、区域经济环境的强力支撑

厦门及福建省经济发展稳定,为银行资产质量提供了外部保障:

  • 经济增速稳健:福建省GDP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3年GDP增长5.0%,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厦门作为经济特区,产业结构优化(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还款能力强;
  • 企业信用环境佳:福建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企业违约成本高,降低了贷款逾期风险。

四、金融科技赋能风险管控

厦门银行通过金融科技升级,提升风险识别与预警能力:

  • 大数据与AI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企业经营数据(如税务、流水、征信),构建信用评估模型,提前预警潜在风险;
  • 数字化流程:通过线上贷款平台(如“厦门银行APP”)实现贷款申请、审批、放款全流程数字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风险判断的准确性。

五、历史积累与持续优化

厦门银行不良率连续多年下降(2020-2023年累计下降0.18个百分点),说明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形成了“低不良→高盈利→更强风险抵御能力”的良性循环。2025年中报显示,该行净利润同比增长(未直接给出具体数据,但2023年中期净利润增长15.92%),ROE、ROA均提升,盈利能力增强,进一步支撑了风险管控能力。

综上,厦门银行不良贷款率低的原因是严格的风险管理、特色化经营、区域经济支撑及金融科技赋能的综合结果,这些因素共同保障了资产质量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