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营收利润双降原因分析:息差收窄与零售业务拖累

基于2024年报及2025中报数据,分析平安银行营收利润双降的核心原因:利息净收入下滑(息差收窄+贷款规模下降)、零售业务大幅拖累(收入缩水+资产减值损失)、非利息收入波动,叠加外部市场环境与政策因素影响。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平安银行营收利润双降的核心原因分析(基于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中报数据)

一、利息净收入大幅下滑:营收收缩的核心驱动

利息净收入是平安银行营收的主要来源(2024年占比约63.7%),其大幅下降是营收双降的关键因素。

  • 净息差收窄:2024年平安银行净息差为1.87%,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新闻[2][7][8])。主要因资产端收益率下滑快于负债端成本下降
    • 资产端:贷款平均收益率从2023年的5.43%跌至2024年的4.54%(新闻[8]),其中个人贷款收益率下挫102个基点至5.56%(新闻[8]),主要受利率下行、零售贷款结构调整(如消费贷、房贷利率下降)影响;
    • 负债端:存款付息率仅微降13个基点至2.07%(新闻[8]),存款成本刚性导致息差收缩加剧。
  • 贷款规模增速放缓:2024年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37万亿元,同比下降1%(新闻[3][7]),其中零售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下滑10.6%(新闻[7][10]),进一步拖累利息收入。

二、零售业务大幅下滑:利润收缩的关键拖累

平安银行以“零售立行”为核心战略,但2024年零售业务成为利润下滑的主要来源:

  • 零售收入缩水:2024年零售业务收入大幅下降(具体数据未直接披露,但新闻[10]提到“零售业务收入大幅缩水”),净利润仅为2.89亿元,同比降幅高达94.8%(新闻[10])。
  • 资产减值损失吞噬利润:零售业务资产减值损失高达487.3亿元(新闻[8]),主要因零售贷款质量压力上升(如消费贷、信用卡不良率可能上升,但新闻未明确提及具体不良数据),导致该板块利润几乎被完全吞噬。

三、非利息收入波动:营收补充能力减弱

非利息收入虽同比增长14%(2024年为532.68亿元),但结构分化明显,难以弥补利息收入的下降: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18.1%至241.12亿元(新闻[7]),主要因零售业务相关手续费(如信用卡、理财)收入下滑。
  • 其他非利息收入增长但稳定性不足:其他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68%至291.56亿元(新闻[7]),主要来自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如2024年A股市场反弹带来的投资收益增加),但这类收入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可持续性较弱。

四、外部环境与政策因素:叠加冲击

  • 市场环境变化:全球经济放缓、通胀压力上升,导致企业和个人贷款需求疲软(新闻[3][8]),银行信贷投放受限。
  • 政策影响:金融去杠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推动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压缩高收益但高风险的信贷业务(如非标融资),影响盈利模式(新闻[3])。
  • 利率下行周期:央行多次降准降息,导致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这是行业性问题,但平安银行因零售业务占比高(零售贷款收益率对利率更敏感),受影响更明显。

五、主动调整与风险管理:短期牺牲增长

平安银行2024年采取了相对谨慎的风险管理策略,不良贷款率保持在1.06%(新闻[3]),但也错失了一些增长机会(如对公贷款虽增长12.4%,但零售贷款下滑抵消了部分增长)(新闻[7][8])。

总结

平安银行营收利润双降是利息净收入下滑(息差收窄+贷款规模下降)、零售业务大幅拖累(收入缩水+资产减值损失)、非利息收入波动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叠加**外部市场环境(经济放缓、利率下行)和政策因素(金融去杠杆)**的冲击。其中,零售业务的下滑和息差收窄是核心驱动因素。

(注:以上分析基于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中报数据,若需更详细的季度数据或横向对比,可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券商专业数据库支持。)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