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厦门银行净息差变化趋势分析:2025年企稳回升迹象

分析厦门银行2020-2025年净息差变化趋势,探讨资产端信贷结构优化、负债成本管控及非息收入对冲等核心驱动因素,展望未来净息差企稳回升的可能性。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厦门银行净息差变化趋势分析

一、近年净息差走势回顾

厦门银行净息差(NIM)呈现持续收窄但近期降幅边际改善的特征,具体数据如下(来源:网络搜索[4][5][2]):

  • 2020-2023年:净息差逐年下行,从2020年的1.65%降至2023年的1.28%,累计收窄37个基点(BP),主要受LPR持续下行、贷款重定价压力及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等因素影响。
  • 2024年:净息差继续收窄但降幅趋缓。上半年净息差1.14%,同比下降20BP([5]);前三季度净息差预计仍处于低位,但三季度降幅边际收窄([2])。其中,一季度净息差1.09%,二季度回升至1.14%([4]),主要因二季度贷款平均收益率止跌趋稳(压降低息票据规模)及存款平均付息率下行(压降高息美元存款、存款挂牌利率下调)。
  • 2025年:根据2025年一季度数据([3]),利息净收入增速降幅收敛(2024全年-7.4%,2025Q1-4.6%),预计净息差下行压力有所缓解,主要受益于信贷结构优化(对公贷款加速增长,替代低收益零售贷款)及负债成本改善(沉淀活期存款,降低高息负债占比)。

二、净息差变化的核心驱动因素

  1. 资产端:贷款收益率下行+结构调整

    • 贷款收益率下降:受LPR持续下行、房贷降息及普惠小微贷款减费让利影响,2024年上半年贷款平均收益率较2023年下降26BP至4.10%([2])。
    • 结构优化:主动压降低收益率票据规模(2024前三季度票据规模压降30.5%),加大对公贷款投放(2024年对公贷款较期初+7.8%,2025Q1+6.1%),制造业、基建等行业成为重点,提升资产端整体收益率。
  2. 负债端:存款定期化+成本管控

    • 存款定期化压力:2024年上半年活期存款占比24.8%,较期初下降3.6BP([2]),主要因个人存款快速增长(2024三季度末较期初+16.7%),定期存款占比上升推高负债成本。
    • 成本管控措施:2024年二季度压降高息美元存款,叠加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存款平均付息率趋于下行([5]);2025年一季度沉淀对公活期存款,改善负债结构。
  3. 非息收入对冲:2024年前三季度非利息净收入增速+19.8%([2]),其中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增速30.1%,受益债市行情支撑营收,部分对冲息差收窄影响。

三、未来净息差展望

  • 短期(2025年):净息差或保持低位区间波动,但降幅进一步收窄。主要支撑在于:

    • 信贷结构优化:对公贷款(制造业、基建)占比提升,替代低收益零售贷款(房贷、消费贷),提升资产端收益率;
    • 负债成本改善:沉淀活期存款,降低高息负债占比,预计存款平均付息率继续下行;
    • 政策支持:LPR下调节奏放缓,贷款重定价压力边际减轻。
  • 长期:需关注经济恢复情况(零售贷款需求回升)、利率市场化进程(负债成本管控能力)及差异化竞争策略(如两岸金融业务特色)对净息差的影响。厦门银行已明确将“提升存贷款定价管理水平”“优化存贷结构”作为改善净息差的核心举措([5]),未来若能持续推进,净息差或逐步企稳。

总结

厦门银行净息差自2020年以来持续收窄,但2024年下半年开始降幅边际改善,2025年呈现企稳回升的迹象。核心驱动因素为信贷结构优化(对公贷款增长)、负债成本管控(活期存款沉淀)及非息收入对冲(投资收益增长)。未来需持续关注零售贷款需求恢复(如房贷、消费贷)及利率政策变化对净息差的影响。

若需更详尽的财务数据(如各季度净息差具体数值、生息资产/负债结构明细)或行业对比分析,可开启“深度投研”模式。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