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厦门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降7.02%的主要原因,包括投资类业务收益下滑、净利息收入减少及中间业务收入增长乏力等关键因素。
根据券商API数据[0]及网络搜索结果[1][2][4],厦门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降7.02%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2025年上半年,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收紧、资金中枢抬升,叠加债券市场收益率波动上行(中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年初1.6%震荡攀升至约1.9%),导致厦门银行交易簿中投资类资产公允价值下降,产生账面损失。券商API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厦门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fv_value_chg_gain)为-2.0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2024年同期为正收益),成为营收下降的核心拖累项。
网络搜索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2025年一季度厦门银行投资收益相关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2.03亿元(去年同期为3.8亿元),行长吴昕颢明确表示“投资类业务收益下滑是营收下降的关键因素”[1][2]。
息差收入是厦门银行营收的核心来源(占比超70%),但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持续收窄,导致净利息收入同比减少。券商API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厦门银行利息收入(int_income)为58.36亿元,虽保持一定规模,但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需结合去年数据验证,但网络搜索提到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减少4600万元[1])。
息差收窄的主要原因是资产端收益率下降快于负债端成本控制:尽管厦门银行通过降低存款成本(2025年一季度存款成本率降至2.15%,较去年同期下降30个基点)缓解了部分压力,但贷款收益率因市场利率下行而持续走低,导致息差未能有效企稳。
厦门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降的核心逻辑是投资类业务收益下滑(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净利息收入减少(息差收窄),两者共同拖累了营收增长。此外,中间业务收入增长乏力也加剧了营收压力。未来,厦门银行需通过优化投资组合(降低利率敏感资产占比)、进一步压降负债成本(稳定息差)及提升中间业务收入(转型非利息收入)来应对营收下滑的挑战。